本版导读
她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追记大荔县妇幼保健院医生朱翠芳
(上接一版)
今年2月23日,朝邑镇广济村董春艳老人领着一名孕妇来到保健院,点名找朱翠芳看病。当得知她已经去世时,老人不禁老泪纵横。13年前,朱翠芳为她治愈了子宫肌瘤。儿媳妇难产也是朱翠芳做的剖腹产。老人说,是朱大夫救了她祖孙三代的命。平时左邻右舍有病,她都自告奋勇地领来找朱大夫,几年里仅通过她来找朱翠芳的病人就不下100人。老人一再后悔没能送朱大夫走完最后一程。
“万例手术无事故”
从医28年,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是朱翠芳的习惯。有人推算,仅这半小时,无形中她就比别人多干了840个工作日。而她领导的妇产科每年创收100多万元,是医院总体收入的四分之一。
无论工作再忙,每天她都要抽出点时间学习业务知识,每年都要订阅大量医学杂志,并把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情况加以总结,整理成文字。几年来,她先后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5篇价值较高的学术论文,4次参加了全国妇科病学术交流大会。她以严谨的态度、精湛的医术成为大荔县妇产科知名专家,使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转危为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县育龄妇女节育扎管手术任务中,由于工作量大,朱翠芳同时开设两张手术台,这边麻醉,那边手术,最快时15分钟就做一例。同事王慧琴说,自己仅打下手都坚持不住了,但朱翠芳经常是两手带着手套,用筷子插一个馒头,嚼上几口,又去做手术了。正是在这个活动中,朱翠芳赢得了“万例手术无事故”的称号。
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经过10多天的精心治疗,朱翠芳的病情暂时得到稳定。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一向传统保守的丈夫雷百敏特意为妻子买了3枝玫瑰,嗅着芳香的鲜花,看着忙前忙后、昼夜操劳的丈夫,她既心痛又幸福。谁曾想第一次给妻子送花竟成了夫妻的诀别,每当回想起那个情景,丈夫雷百敏不禁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2月15日,朱翠芳因神经紧张,出现二次出血,再度昏迷,病情急转直下。
2月20日,朱翠芳终因医治无效而与世长辞。
哀思伴着泪水,怀念含着伤悲。在朱翠芳的追悼大会上,来自全县各地的朱翠芳生前治愈的患者及朋友、同事500余人将小小礼堂挤得严严实实,有不少患者是从乡下赶来的,还有一些离退休职工搭车赶到会场。大家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医生而痛哭流涕。
同事们说,翠芳你是累死的,生前没能好好睡个安稳觉,你安息吧!大家会沿着你的足迹继续走下去。
朱翠芳走了,但她的形象却永远定格在患者的内心深处。她的精神将激励和鼓舞着千千万万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扎根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功立业。
■本报记者 焦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