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14日
企业新闻
02

学习改善心智

——象山矿在“创争”中提升农民工素质

2006年8月4日,象山煤矿采煤三队近30名农民轮换工像往常一样8点钟就赶到了学习室,利用班前会前的时间相互学习、讨论、交流,复习昨天“一天一题”讲过的“负数”概念,预习今天要讲的“力的三要素”。

采煤三队是韩城矿务局唯一的一支综采队,农民轮换工在这个队占81%,是一支既没有实践经验、又没有专业知识的农民型机械化采煤队伍。近年来,采煤三队总结出了“十二一一”学习模式,即利用班前会十分钟,对岗位工种应知应会提问两个人,学一道业务技术题,讲一条安全理念;同时把学习与实际工作挂钩,将学习成绩好的掌握技术快的8名农民轮换工经民主推荐选举提任为班长、副队长,经过全员考核评比将15名农民轮换工定为采煤机司机,并在全队广泛开展争当名牌职工、名牌技工、名牌大工活动,每月评比,动态管理。对这些优秀职工在分配上倾斜,转工上优先,使他们名利双收,很快成为大家学习和赶超的对象。全队职工业务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采煤三队的学习新风是象山煤矿开展“创争”活动过程中涌现的典型之一。

象山煤矿农民轮换工共计1533人,全部分布在矿9个采掘区队,人员平均占到采掘一线职工人数的85%,是生产战线的主力军。这支农民轮换工队伍文化程度低,与矿井机械化发展进程要求反差很大。为了扫清农民轮换工素质低下问题,象山煤矿在农民轮换工中开展“创争”活动,并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业余学习时间问题。充分利用班前会这一可利用的有效时间,支持倡导各区队结合本队实际开展“班前会学一题”、“班前会学一技”活动。掘进一队总结出了“四个五学习套餐”,即利用班前会五分钟,出五道题,提问五个人,奖励五分工;掘进二队总结出了一天一题,一题一学,一学一考学习模式,月检合格者不奖不罚,优秀者奖励50元,不合格者罚50元,班组长奖罚额度高出职工一倍。

二是学习内容问题。象山煤矿着眼现实,从实效出发,将阶段学习内容规定为两大部分:一为本专业应知应会的系统学习;二为干啥学啥,缺啥补啥,井下需要井上学,井上学了井下用,用中出现问题再回头学;要求培训教师授课要深入浅出,使之既实用又好理解、好掌握,提高了农民轮换工的学习兴趣。

三是学习方法问题。农民轮换工文化程度差异较大,还得因人而异,讲究学习方法。对文化低的人,象山煤矿要求区队组织人员将岗位工种应知应会、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编成顺口溜或口诀、快板,让职工熟记在心,工作时口述手指,进行规范作业,效果颇佳。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象山煤矿规定本单位教员(由队长、副队长、技术员担任)少备一次课罚款10元,少讲一次课罚款10元;职工一季度一考核,成绩优秀者一次奖励100—200元,成绩合格不奖不罚,不及格的要补考,同时处以50—100元罚款。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激发了农民轮换工的学习积极性,象山煤矿在“创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农民轮换工很多,2004年以来象山煤矿采掘区队班组长、副队长几乎清一色为农民轮换工,5人还被提为队长、书记,8人被评为局、矿劳模,原农民轮换工丁言峰(2004年转工)还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18人被转为全民合同工,成为煤矿工作的中坚力量,矿连续三年每年都评出20名在学习、工作上表现突出的优秀农民轮换工,为他们披红戴花发奖金,与劳模同台表彰。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