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学生支票”与“诚信”
·冀卫军·
上海的一些小学生最近流行的一种新玩意——“学生支票”,支票除了开给同班同学外,还会开给父母和老师,有时是提醒对方做一件事,有时是自己向对方承诺某事的“保证书”。一名小男孩告诉笔者,他前几天给爸爸开了张支票,提出“我期末考试名列班级前3名,爸爸就要给我100元。”
“学生支票”设计者的良苦用心,从表面上看对诚信教育颇有新意和教育意义,但从本质看,“学生支票”的设计却忽略和犯下了一个低级的错误——用成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改造”未成年人,从而让诚信教育多了几份商业气息和功利色彩,这对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误导,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它的正面教育效果。
因此,“学生支票”作为一种调控“经济活动”的有效载体,是难于承载作为精神道德范畴的诚信的培养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