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困难中前行的佛坪县工会
大家对佛坪这座位于秦岭深处的小山城的印象可能还是这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温文尔雅的朱鹮,以及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而更多人的印象还是2002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带给这座小城和人民的灾难。
也正是那场洪水几乎使这个城市的工业毁灭,再加之近几年国有企业的大面积改制让这个小城大的国企所剩无几,剩下的仅是一些分散、小型、零星的私营企业。因此记者在刚走进佛坪县工会副主席刘金宏的办公室说明采访用意的时候,他就立刻回应到:“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好的经验,你还是应该去其他县区看看。”
但记者在翻看他们上半年的工会工作总结时却发现工会的各项工作似乎一点也没少做。在别的县工会会员中,企业职工可能占到了绝大多数,工会的经费也多来源于企业,但在这个县会员绝大部分却是以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为主,会费的收缴也常常让他们头痛。刘金宏说:“如果用数字来衡量工会工作,那我们每次去市上汇报工作都觉得难以启齿,但说实话,我们工会的每一名工作人员付出的绝对不比其他县少,甚至可能比一些条件稍好的县还要多。”
今年该县将有12户国有企业面临改制,县工会不得不全程参与各企业改制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制订,还要督促企业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落实,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协助指导他们完成工会的改建工作。总之各个环节县工会都要全程参与,有时一天下来光有关企业改制的会议都要参加三、五个。而改制后一些职工待遇的落实问题,县工会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常常是职工拿着材料希望工会能给他们落实,但工会的职权必竟有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再到县上其他部门进行咨询、协调,而该县工会的工作人员只有3名,主席的职务也由于县上改选一直空缺。
将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是近几年工会工作的一个重点,而佛坪县本身就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几乎平均每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在外面打工,因此这一块的工作可以说是任务艰巨。今年上半年,该县就开始了在全县各个乡镇的摸底、调查工作,但他们的摸底、调查相比其他县区有更大的困难。因为这里很多乡镇地处大山深处,而且这些人外出务工多是散兵游勇,没有统一的管理,因此更多时候需要工会工作人员靠双腿一家一家的进行走访,有的时候下去一次甚至要走上百公里的路,耗时一个多星期。加之大多在外务工人员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回家一次,他们也就不得不牺牲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
本报记者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