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十一五”期间
我省将发展陕南县域经济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省乡企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省乡镇企业局每年从省财政扶持资金中安排450万元,围绕创业辅导、产业引导、企业孵化和职工培训等方面,重点支持陕南中小企业发展,培育一批对县域经济具有较强拉动力的骨干龙头企业,从而壮大陕南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陕南中小企业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新趋势,成为陕南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今年前7个月,中小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69.70亿元,增加值74.21亿元,实缴税金5.45亿元,同比增长12%、14%、10%,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陕南中小企业的发展总量和规模较小,聚集度不高。全省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过20亿元的县区中,陕南仅占17%,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仅有17个。
如何加快陕南中小企业的发展,实现陕南经济新突破。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省乡镇企业局将加强创业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创业知识,积极投身创业大潮,采取政策激励、亲情招商、创业恳谈、表彰先进等措施,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建设家园,并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的带动作用,让他们自觉地承担起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责任。今年将重点支持勉县、白河和柞水等3县建立中小企业远程教育站和农民工业化创业讲习所,3年内使陕南所有县基本完成建站、建所工作,并利用培训基地,每年为陕南培训创业农民1000人。“十一五”时期陕南力争每年新办企业6000个,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富有陕南区域特色、带动作用强的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并且配合大工业、大企业的发展,催生小企业,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扩大小企业群。围绕茶叶、中药材、工艺品、服装、建材和石材等加工业,培育发展10个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特色明显、辐射面广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形成区域产业发展高地,促进小城镇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每年资助陕南中小企业应用30项新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此外他们还将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作为陕南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的突破口,推动陕南产业升级,拉动陕南经济增长。从陕南比较优势出发,引导企业谋划一批有前景、有特色、效益高和带动力强的项目,特别是要依托生物资源,重点抓好茶叶加工、中药材加工、魔芋加工、食用菌加工、蚕茧加工、蔬菜加工和粮油加工等七大产业项目。力争每年建设投资在1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力争尽早发挥效益。为了将项目工作抓紧抓实,从今年起,逐级建立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实施主管部门上下互动、领导包抓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和目标,定期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重点建设项目尽快投产。 (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