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郁闷40个先进39个官
·张兰军·
最近,安徽省省直七单位联合开展“全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评选,在40名先进中,只1人为普通教师,其余全是局长、处长、校长、科长等,其中正处级干部就有6名,校长19名。
如此悬殊比例,或许只是个特例。但现实中,40个先进,十几个官应该是司空见惯的。虽然许多地方,在评选时都规定了领导干部的比例,可实际操作中,谁又会去较那个真,谁又敢去较那个真!正如安徽的这次评选,虽然明文规定,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比例不超过12%。但评选结果却很是“官多民少”。
退一步,即使40个先进中,没有一个官,又能说明什么呢?就能断言评选过程公平公正一尘不染吗?恐怕不然。我们可以想:这所选名额中,有官太太吗?有官子官女吗?有官的三亲四戚七姑八姨吗?有为沽名钓誉而忙不迭的向官进贡、送礼、献媚的吗?……当然,这官,可指局长、镇长、乡长、校长乃至校主任、副主任。
实际上,在基层工作中,不只评先进,还有评优、评模、评十佳、评骨干、评能手等等,“官员先上”的现象并不少见。
话又说回来,其实“评先”、“评模”本身并没有错。这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具体体现。问题是,随着评优、评模机制的权力染指、畸形操作,好的经验、方法,正渐渐演变成为不正之风推波助澜的工具。
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让“优”者真优,无疑是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