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有为才有位”
——访岚皋县总工会主席黄仲文
岚皋县位于巴山北麓,山大沟深,经济不发达,是省级贫困县。如何更新思想观念、拓展工会工作新局面、服务经济建设?近日,记者采访了该县工会主席黄仲文。
黄仲文,鼻梁上架着幅眼镜,瘦高挑个,语调不高,文静儒雅。谈起此话题时,语气显得果断坚毅:有为才有位。我们立足县情,服务经济,适时完善工作思路,努力创新工作方式,真正把工会工作融入经济建设中。
记者问:你们把工会工作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又是如何做的呢?
黄仲文给记者讲了几个小故事:
工会工作与产业建设相结合
黄仲文说,县上提出“发展绿色产业、打造旅游品牌”的经济发展战略。县工会开展了主导产业劳动竞赛活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成立主导产业劳动竞赛领导小组,迅速掀起千名工会会员抓六业,即蚕桑、魔芋、畜牧、烤烟、药材、蔬菜,进百村、驻千户的竞赛热潮。
县上抽调278名干部组成“千人工作团”,分成17个产业工作队,分赴17个乡镇,“比谁帮扶的产业大户多,比谁抓的项目经济效益好,比谁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广,比谁包的联系户致富快”的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每名干部基本掌握一两门主导产业技术,包扶一户产业大户,捆绑一户贫困户,这些使得农民人均增收119元。
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黄仲文说,我们在企业职工中开展了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核心内容的“五个一”竞赛活动,即:组织职工学习一项新技术、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纪录、推广一项新成果、改进一项新工艺。企业工会积极响应,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竞赛方案。如:县复合肥厂开发出了烤烟、魔芋、玉米、土豆等专用系列肥;县水泥厂成功完成了配料电脑程控,立窑鼓风改造等技改30余项。
与县上发展重点相结合
记者初次来岚皋县,但见山城在规划发展上很有特点,在水上大做文章,其超前的建设意识令前来的人刮目相看。这些都与工会工作紧密相关。
2002年,县上确定了城镇开发目标,当时确立肖家坝开发区占地220亩,拆迁112户,迁移人口355名,拆迁建筑物面积3万多平方米,需启动资金1200万元。任务艰巨,矛盾突出。县工会主席带领城建开发办的人员,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一个可容纳万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型小区已形成。整个小区的开发可为财政增收1000万元,还为建设省级重点中学和县城体育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仲文主席说,由于我们主动把工会工作融入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工会工作也得到了县委、政府的支持。2003年,县上将财政供养的乡镇、部门的工会经费统一由财政局代扣,按季拨付工会,资助工会购买办公用车,投资60万元解决工人俱乐部修建用地等。
有为才有位!岚皋县总工会尝到了甜头。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