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爱心”接力五载 五万学子圆梦
——省总工会连续五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侧记
“全国劳动模范、延安市运输公司董事长王西林决定连续5年拿出43万,对100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考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高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连续4年,每人每年1000元的资助。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开展贫困学生大学梦为主题的助学活动,共资助特困学生30名,每人4000元;资助贫困学生100名,每人2000元。中行西安分行离休老干部杨聚德用自己积蓄的1.2万元援助贫困大学生上大学。
由小老板、公务员、军人和打工者组成的西安14名好朋友,主动到省总工会捐赠7800元,帮扶蓝田县26名特困家庭小学生完成学业,并承诺要帮助这些孩子直至上大学……”
在省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的“爱心助学”捐助记录簿上,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捐助不胜枚举。捐助者中,有工会系统的干部职工、劳动模范、知名企业家,更有普通的公务员、教师、打工者和中小学生。5年前,一个仅仅由省总工会发起的“爱心助学”活动,到目前,已得到全社会的响应。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省工会共筹集资金4121万元,对5.7万名贫困家庭学生给予了助学帮助,使他们顺利走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省委书记李建国说:“工会办了一件积大德、行大善的好事!”
2002年,省总工会在进行“百户困难职工入户调查”中发现,已经到了开学时间,还有许多困难职工的子女虽已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是由于没钱而不能到校报到,家长和学生焦虑万分,一筹莫展。在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郭永平的倡导下,省总工会下发了“紧急通知”,提出了“不让一个困难职工的孩子失学”的庄严承诺,要求全省各级工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大力实施“爱心助学”活动,采取送路费、送生活费等措施,帮助困难职工子女顺利入学。当年,就有1324名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困难职工子女,得到了300元到500元的路费和生活费。
2003年,省总工会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再次开展了“普通高校困难职工家庭新生入学救助行动”。由于此次“爱心助学”的救助面扩大,为了让更多的学子和家庭获悉,省总工会专门在媒体上发出紧急公告,告诉那些还不知道此次救助行动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赶快到所在地或父母单位的工会获得帮助。
在工会系统的大力倡导下,从2004年开始,不少下岗创业明星也加入到“爱心助学”的队伍中来。如西安瑞德脚病修治所经理刘尊众、陕西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经理侯晓军、陕西捷尔泰凉皮有限公司董事长贾亚芳与各自的帮扶对象签订了四年的助学协议书,每年给受助学生每人1000元的助学金。
2005年,省总工会又与省劳模协会共同发出倡议,在全省开展“陕西劳模爱心助学”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发挥榜样作用。此项活动开展以来,我省的劳动模范热情地向困难职工子女伸出了援助之手,全省参加助学捐资各级劳模达到了1639名,捐赠助学金217.8万元。
今年,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发出通知:今后每年秋季都要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建立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同时明确规定,把有困难的农民工子女也纳入到了“爱心助学”的范围。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年来,“爱心助学”活动由点到面,由工会系统到全社会的深入开展正印证了这句话。目前,“奉献爱心教育扶贫”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体个人等纷纷捐款捐物,采取不同形式,不同渠道,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大圆大学梦。就在记者截稿时获悉,我省的这一“爱心接力”活动,甚至吸引了境外的企业前来参与。美国应用材料中国公司主动与省总工会援助中心联系,拟对200名困难家庭的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给予连续4年的助学资助,对考入硕士、博士的学生,还要进一步奖励。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