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高成本”考验陕西可持续发展
在10月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李铁兵表示,前三季度我省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共计实现生产总值291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增幅与上年同期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仔细解读这份统计报告,不难发现,在一派增长景象的背后,“高成本”问题显露,全省经济可持续和健康发展面临挑战。
过分依赖资源性产品
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3093.66亿元,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4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在这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源性产品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41.06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20.3个百分点。
另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595.83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利润总额386.23亿元,净增85.81亿元,增长28.6%。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税378.18亿元,增长27.3%,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3.5%。新增利润中资源性产品所占的比重就更高了。
正是缘于高利税,前三季度,全省能源类产品中原油加工量增长21.3%,发电量增长16%,原煤增长15.3%,天然原油增长11.6%,天然气增长6.1%。可以这样说,长期以来,我省正是得益于能源类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使得全省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然而,过分依赖能源类产品,不仅造成资源的过渡开发,抬高环境治理成本,影响可持续和健康发展,而且增大了经济增长的风险性。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