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洁身自好
预防艾滋病的ABC原则
截至11月24日,我省今年发现和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89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8%,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不禁要问,哪类人群更容易感染?如何预防艾滋病?为了解答众多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三大主要传播途径,可随着无偿献血的推广,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如今,性传播成了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
记者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门诊部了解到,截至目前有13个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27日,门诊部主任郭伟说,现在,在学生中也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性行为比较开放,大学生同居者不在少数。
但是,不少大学生并不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黄旭说,每年他们都要到高校进行卫生救护普及,艾滋病宣传便是一项主要内容。在艾滋病知识宣传前,他们制作的关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40—50%的大学生了解艾滋病。
记者电话连线了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培训部主任莊韬,他说,近些年来,一些专家在总结了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ABC”原则。A是英文Abstinence(禁欲)的第一个字母,这也就是说,如果人不进行不良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就大大降低了。因此,青少年只有掌握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学会调节性冲动,才能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ABC”原则中的B是英文Befaithful(做忠诚的人)的第一个字母,意思是对不能禁欲的人,要做到夫妻双方或有性伙伴关系的双方相互忠诚。因为,性活动中接触的人越多,遇到有病的人的危险就越大。
如果无法做到A、B这两点,“C”(英文安全套Condom的第一个字母)告诉我们的是,正确使用安全套也可以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
人们提出预防性病、艾滋病的“ABC”原则,其中A、B两条原则最保险,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两条,所以C(安全套也称避孕套)是给那些自控能力差的人提供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莊韬强调,教育部门还应加大学生性知识教育,让一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深刻了解艾滋病的危害性,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本报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