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拿什么拯救老百姓对社保的信心
针对社保基金审计出的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予以积极回应,承认负有重要责任,并推出多项措施进行整改。同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强调,目前发现71亿元违规资金,占基金累计节余额的2.4%,违规没有直接影响到发放,老百姓要对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险制度有信心。
老百姓对于社保的信心是如何减少甚至缺失的呢?主要是侵占、挪用、贪污社保基金违法违规案件的层出不穷。可以说,与社保有关的腐败现象与社保的发展相辅相成,1999年以前发生的违规资金为23.47亿元,2000年后数额增加到47.88亿元;涉及的领域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涉及的部门几乎包括所有与社保有关的部门。事关老百姓养老、医疗、就业的钱就这样被吞噬,怎能叫老百姓对于社保还有信心呢?
传统观点认为,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满意,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则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他将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不满意因素,就是那些造成人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人们的不满,但不能使人感到满意;一类是满意因素,就是那些使人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人感到满意。
按照双因素理论分析,不难看出,劳动保障部门时下的表态以及对于社保基金管理的拯救性措施,只是消除了老百姓的不满而已,离让老百姓满意尚有差距。老百姓对社保没有满意感,信心自然也就缺失。我们期待劳动保障部门要在查处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和事上动真格,在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上出台更为缜密、严厉的措施。 (方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