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民路自宽
——记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骞村村主任吴秋棉
吴秋棉,一个实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农村基层带头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群众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好“村官”。
“心中有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带领大家发展致富——能做到这一点,才是一个合格与称职的村干部。”吴秋棉用极为朴素的话语诠释着她对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认识与理解。
村主任吴秋棉
致富不忘众乡亲
年过六旬的吴秋棉出身普通的农民家庭,贫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顽强、倔犟的性格,使她不甘人后。改革开放后,她决定用自己的智慧和拼搏的精神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她先后做过运输、基建、包过工程、苗圃、栽花种草。1993年她自筹资金办起了沙石场,沙石场的经营和艰难的创业之路让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妇成长为一个有经济头脑的农民企业家。
致富不忘乡亲,好心回报社会。近几年,吴秋棉先后捐资20多万元帮助村上及一些家庭困难户、残疾人等。1994年新筑乡政府决定修建潘骞路,吴秋棉个人捐款1万元,1999年村上要硬化全村道路,吴秋棉又筹措资金10万元,并低价承担了修路沙石供给任务,为此,受到了灞桥区区长、新筑乡乡长的表扬。他认真负责为群众办事实的精神,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2002年灞桥区委、区政府号召全区为危改做贡献。在镇政府危改集资动员大会上,她走上讲台捐款5000元,回村后又给村小学捐款2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全乡危房改造的捐助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新筑镇的四月八农忙古会,吴秋棉又向老年协会捐款2000元,向老人祝福祝寿,在本村这样,对外村仍然这样。她为东王村、三里村、西庄村二组垫资30万元修路。她的这一善举在附近各村影响很大,被群众传为佳话。2005年元月,新筑镇创卫办在全镇掀起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高潮,吴秋棉毫不犹豫地把装载机,大铲车供给政府使用,极大地强化了创卫力度,使创卫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多年来,无论村里谁家有困难,总能看见吴秋棉的身影,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遇到困难、挫折时,只要你有求于她,她都会全力帮助、扶持,象扶贫帮困的这种事例举不胜举,正是由于她的济公好义,在周围地区广为传诵。她那桑梓乡邻的精神受到全村群众的好评和认可,村干部、村民鸣炮结彩,敲锣打鼓为她送去了“坦途惠乡邻”“铁肩担道义”等牌匾。
一心为民谋福利
随着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角在全国吹响。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骞村迎来了又一次新的机遇,2005年8月经全村2019名村民一致推荐下,吴秋棉当选为新一届骞村村委会主任,这也是灞桥区历史上第一位女村长。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村支部书记张斌学的大力支持下,带领两委会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经受住了困难的考验和挑战,完成了全村人民期盼已久的“五大工程”。
众所周知,原来的骞村是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村容村貌脏、乱、差。社会治安乱,骞村人口多,居民散,布局复杂,新农村建设任务重,难度大。多年来道路泥泞,村容较差,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一直以来,广大村民热切盼望尽快改变这一面貌,但由于资金困难,多少届干部班子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道路问题是一直困扰骞村发展的关键。
吴秋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同全体村民签订了任期三年的承诺责任书,决定在她任期内要完成全村道路的水泥硬化工程、建村综合大楼,村民引水工程、安装有线电视和绿化村容。
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骞村人看到了希望,看见了花开遍地春,决心响应号召努力建设新农村。吴秋棉带领新一届村委会更是不等不靠,排除万难,迎接挑战,集民智、聚民力,先后投资多达800万,而她自己就垫资300万,首先从群众迫切需要的道路和村容环境改变抓起,结合实际,誓叫旧貌换新颜。
——硬化道路变环境。2005年底,吴秋棉带领群众首先重修了潘骞路,并配套完了排水设施,彻底解决了骞村向东、向西出村难的问题。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村内28条街道的硬化,实现了大街小巷路路通目标,全面优化了村民居住条件。
——盖办公楼建大“家”。人常道“无家不立。民有小家暖,村无大家散。两委会办公室就是村之大家,民心之所聚。吴秋棉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于2006年3月动工,投资48万元,新建了骞村两委会综合办公楼,面积约500平方米,填补了骞村多年来无“家”的空白,为村民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聚会活动场所。
——深井水甜保健康。骞村临居灞河,水浅之差易污染,为了排除饮用水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2006年4月吴秋棉带领全村投资了105万元,启动了深水井饮水工程,新打机井一眼260米,新建水塔一座高43米,埋设引水管网到户,全村519户全部用上了甘甜纯净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村民引用水的后顾之忧。
——安装有线电视丰富村民生活。新农村新生活,丰衣足食民欢乐。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安居乐业,吴秋棉在全面进行村容村貌整治的同时,决定提前实施有线电视安装工程,经多方筹措资金18万元,去年8月份有线电视网络架设顺利完成,并调试投入使用。村民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大事,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娱乐了身心,提升了思想境界。
——绿化村容扮靓家园。道路宽阔,绿树成荫,花香满园,生活安康,这是村民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在骞村逐步变成现实。吴秋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今年又投资30万余元,购置了7种绿化苗木45000株,对全村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立体绿化,高乔木、低灌木,地面还培植花卉和绿草,色彩鲜亮,相映生辉。另外安装路灯,实施改厕工程,修建了垃圾台,安置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多功能健身器材设备,刷写墙体标语7条,街道布局整齐,美观,设施齐全,绿荫成行。花园绵簇,处处呈现出新农村新气象。
吴秋棉重教兴学,敬老爱幼,实施助学奖金制度。本科生一次性奖2000元;大专生一次性奖1000元;清华、北大生提供全部学费资助;骞小优秀教师奖500元;骞小三好学生奖50元,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未来骞村的希望。吴秋棉还提倡召开敬老节大会,表彰好媳妇,请来李爱芹、魏邓峰、杨荣荣、高新尚等秦腔名家献艺表演,给70岁以上老寿星每人发敬老金100元:好媳妇发200元。如今,骞村尊老敬老,发扬美德现已蔚然成风。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在村委会主任吴秋棉的陪同下视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
桃李不言自成溪
有付出就有回报,2006年11月16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同志在百忙之中亲赴灞桥区新筑街道办骞村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对吴秋棉及骞村两委会给予高度肯定赞赏,并对新农村取得的成绩表示十分赞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吴秋棉不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良好口碑,同时也荣誉满堂,她个人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人物奖”、“西部开发新闻人物”、西安市、灞桥区“三八红旗手”、西安市、灞桥区“女状元”等荣誉称号。多次当选灞桥区新筑乡人大代表,2002年当选灞桥区人大代表,2007年当选为西安市人大代表。
面对现在,展望未来,雄心勃勃的吴秋棉更是运筹帷幄。谈及骞村的明天,吴秋棉不无自信地告诉记者,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强村富民”道路,并创建村级一流领导班子,使村两委会更加强团结,用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精神建设和谐新骞村。
心中有民路自宽,致富路上显风流。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骞村正似一艘满载希望的航船,在村主任吴秋棉的辛勤引领下,一定会迎风破浪,驶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彼岸。
我们期待这一天早点到来。(金庆 耿松)
宽敞漂亮的村委会办公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