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4月16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 中奖以后 月夜情思 一群羊和它们的村庄 百字杂文 生活不能粗糙 友谊篇 老百姓致富的架桥人 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矢志创业 无悔人生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
04

老百姓致富的架桥人

——小记被誉为农民药材“订单”的王宗伟

他在全国7个省建有20多个药材固定销售点,每年外销药材不下600吨。他用信誉与外地老板签下合同,与当地农民签下“订单”,使全县药材产业有了一个飞越的发展。与此同时,他还是镇坪药材产业协会会顾问,是镇坪政协委员。

他就是被镇坪农民称之为药材“订单”的曾家镇宏伟村的王宗伟。

要说王宗伟的传奇经历,还是先来听一听这位“药材大王”是如何表白自己的心路历程的。他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

王宗伟从小就过着贫困交加的苦日子,为了改变家中的困境,他到酒厂当过会计,到门市部做过进货员,做过木工活,开采过石头,开过拖拉机……

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的活王宗伟都干过。可即使这样,还是摆脱不了贫困。

1987年,王宗伟的人生道路面前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当他看到金钱草和鱼腥草能赚钱的时候,他就漫山遍野地找来卖出去,这个并不被人们看好的行当居然让他挣了一些钱。其后,王宗伟就靠这点钱再加上到信用社贷的200元钱,购买了粮食加工机,有了这一套简易的粮食加工器,王宗伟的日子开始了悄悄的变化……

1988年,野生的姜柏皮市场行情特好,王宗伟就又贷款800元,开始做起了药材的销售生意。他用4毛钱每单斤买进1吨货,没过几天,单斤上涨到8毛钱,一下子就赚了800元。

赚到第一桶金后,尝到甜头的王宗伟,从此走上营销之路。他跑遍了镇坪的山山水水,绞股蓝、黄莲、大黄、玄参、黑桃、板粟、香菇、木耳等等,只要镇坪有的药材产品,他都营销,品种达到60余种。

1995年,逐渐走上规模化,资产达到10万元。随着营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讲究信誉,他在广州、广东、广西、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等7个大省建立起20多个药材固定销售点,每年外销药材不少于600吨,年收入不低于3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营销大户,成为镇坪屈指可数的富裕人家,到目前已拥有资产300万元。

王宗伟自己富裕起来之后,让其他的农民兄弟姐妹过上好日子就成为了他最大的心愿。

这些年来,王宗伟经常接济一些邻近困难人家,用车把米面送到孤寡老人家中,所以许多人都念着王宗伟的好,说他富了不忘穷。2006年,将1000多元的体育器材捐赠给曾家镇中心小学。

2003年,他依靠自己的诚信与外地老板签订绞股蓝销售合同,又与当地老百姓签订“订单农业”近200亩,打消了老百姓怕上当受骗的顾虑,当年就为曾家镇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拓展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也因此被镇政府聘请为药材产业顾问。同年,王宗伟成为了镇坪县政协委员,随后还年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2005年县委政府成立药材产业协会,他推选为副会长并被聘请为药材产业顾问。2006年,他与安康北医大药业集团等签订销售合同,在曾家镇、华坪乡、上竹乡、小曙河乡、洪石乡等乡镇发展绞股蓝订单4060亩、魔芋订单4640亩,使当地百姓大为受益,镇平县的药材产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让更多的药材走出了深山,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王宗伟的心愿开始从这里放飞……

王宏伟的“订单药材”开始实现着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和追求。镇坪县的农民群众都伸出大拇指说:“王宗伟是我们农民的药材‘订单’,是让农民走上致富路的‘订单’,是我们山里人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而王宗伟却说:“我富起来,是因为党的政策好,作为党员,我这下半辈子,能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便是我王宗伟毕生的追求!”

这就是被镇坪农民称之为药材“订单”的王宗伟的无私情怀和博大胸襟! (天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