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利群人民文学奖揭晓
利群人民文学奖21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揭晓。获奖者中既有毕飞宇这样的著名作家,也有在工厂打工的80后文学新人。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表示,在商业的遮蔽下,现在的80后写作很容易进入传染性的集体幻想和经验暗示中,相互模仿。
利群人民文学奖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杭州利群阳光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创办,旨在推出新世纪文学新锐力量。该奖设大奖和新浪潮奖两类,前者评选范围为新世纪以来《人民文学》所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评委会由王蒙、陈建功、刘震云、李敬泽等人组成。在颁奖现场,毕飞宇、周晓枫和诗人娜夜分别摘得小说大奖、散文大奖和诗歌大奖;新浪潮奖由六位新锐青年作家和诗人获得。
获得新浪潮散文奖的郑小琼是一位80后,她的散文《铁·塑料厂》被评委们认为,“正面进入打工和生活现场,真实地再现了一位敏锐的打工者置身现代工业操作车间中的感悟”。郑小琼告诉记者,自己在外打工已经六七年了,以往的稿件只是在一些小报小刊发表,能在《人民文学》这样的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还是第一次。
评委李敬泽表示,通过这次评奖,评委会普遍认为当下写作存在某些严重的病相,比较就会发现题材和经验上的重复较为严重,技法和思想等方面比较趋同。他对郑小琼的作品给予了肯定,“现在一提到80后写作,似乎就是那几位作者,就是经验写作模式。经验写作没错,但这些作者容易进入传染性的集体幻想和经验暗示中,似乎只有那样写,才是80后的生活,才是市场需要的内容,文本之间的相互模仿和近亲繁殖的倾向愈演愈烈。”
(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