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18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永远的爷爷 岩岸启示录□文/唐英 青山常在(国画) 荒漠 春天的献诗 百字杂文 铜瓶被我捡漏了 “红薯很好吃” 明代瓷器的特征 真赝对比识古玩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明代瓷器的特征

1.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

2.胎体,琢器指立体造型,如瓶,尊等,都较厚重。圆器指平面造型,如盘,碗等,其胎体也较清代厚重。

3.明代青花瓷器,早期晕散,中期漂亮,晚期发灰,暗淡。

4.永乐,宣德瓷器的里子很规矩,俗称“净里”,其他时期的盘,碗类,内壁欠平整,有凹凸不平之感。琢器的腹部有多至肉层的衔接痕迹。弘治以前注重修胎,接痕不再明显,正德以后,到嘉靖、隆庆、万历及明末各朝,胎体接痕特别显露,民窑器尤甚。

5.明代所有瓷器露胎处(底足,器口等)多有火石红斑痕迹的现象。

6.釉面最大特点,为釉质肥厚,滋润,青花品种除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少数器物釉面洁白外,其余皆为青白色,俗称“亮青釉”。这种白中闪青釉面贯穿于整个明代的始末。器口及足边微有垂釉痕迹。

7.纹饰多为写意,画面豪放生动,画龙多凶猛,嘴巴像猪嘴,俗称“猪嘴龙”,怒发前冲,爪部团成圆形,有三爪,五爪,晚期龙纹有衰老之态。前期所绘凤纹与元代一样,颈部无发毛,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嘉靖以后所画儿童形象,头部很大,额角及后脑勺凸出。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文字装饰有回纹,百寿字,富字。

8.器足,大件器足,多为砂底,永乐,宣德大盘均为白砂底。明代早期和晚期的圆器足底,常有塌底,沾砂,放射状刮削跳刀痕,到末期更为明显。器足形状有直圈足,内敛圈足,卧足,台阶式圈足,外倾内斜削式圈足,直切圈足,壁形足,平削圈足,深圈足,浅圈足,刮削平足等。

9.款识,明代以前景德镇瓷器多不书款,永乐以后,开始在官窑器物上书写本朝年号款,在民窑器上有图记款、吉祥语款、私家人名款,款字多以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有篆书外,其余多为楷书款,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为主,亦有极少数为单行横款、环形款、竖款,一般格式为“大明XX年制”,隆庆时期多为“大明隆庆年造”,书写位置,一般写于器足底面口沿或器身上。所有青花书写的款字,色调都较深沉,无飘浮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