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社保费不能打入工资中
在西安交大机械厂制定的一份《计划外用工合同书》中,第十条这样写道:“关于乙方‘三金’问题(失业金、养老金、医疗保险金),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乙方人员的实际情况,已将‘三金’费用计入个人收入之中,由乙方向国家有关社保部门交纳。”这样的内容正是西安交大机械厂与其几十名“临时工”签订用工合同里面的条款。
临时工说:“我们担心年老了怎么办?”
西安交大机械厂是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家校办工厂,现有180多名职工,其中大多为交大的职工,也就是所谓的正式职工;而在车间干活的工人中有40名左右是临时工。这40多名职工最长的已经在交大机械厂工作15年了,但是至今他们的身份仍是临时工,企业一直没有给他们缴纳过“三金”。
刘晖(化名)已经在交大机械厂干了8年了,在这8年里,他干的工作是和正式工一样的,可是在待遇方面却有很大差别。正式职工的“三金”缴纳从未间断过,一直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可是像他这样的临时工却从未享受过这样的待遇,而是在每年一签的合同中规定,把“三金”的相关费用计入个人收入之中发放。
刘晖说,现在我们这些临时工大多是青壮年,所以眼前并没有养老的忧虑,只是等我们老了,干不动活了的时候那怎么办呢?按照《陕西省养老保险条例》的规定,只要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的就可以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我们同样也有已经干了15年的工人,可是因为没有缴纳“三金”,退休了之后什么也没有,生活没有任何保障。想起来这个问题时觉得很迷茫,等我自己老了之后也同样要面临这个问题,真的希望企业能够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厂方的说法:“我们也想早点解决这个问题!”
带着疑问和职工们的期盼,记者来到位于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内的交大机械厂。厂里主管人事的党委书记耶海生和办公室主任史新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耶书记说,关于厂里这40名左右的临时工“三金”缴纳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因为他们原本都是农民工,我们也一直不太重视这个问题,加上厂里大多数的职工都是正式的,“三金”的缴纳一直操作得很规范。现在国家很重视农民工的“三金”缴纳问题,但我们没有经验可供学习,虽然有心想为他们缴纳,却不知道具体怎么操作。具体来说,想要缴纳“三金”首先要在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开设账户,可是这些临时工的档案和户口大多不在陕西,而是在老家农村,如何为他们开户就是第一个问题。因为必须要把档案挂靠在一个人才交流中心,这样才能为他们开户。其次应该按什么比例为他们缴纳现在我们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在权衡了很多之后,决定提高工人们的收入,把本应该由我们缴纳的那部分钱直接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交。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是为工人在西安开设了养老保险账户日后他不在这里呆了,回老家了的话要怎么继续缴纳养老金,退休之后要怎样来领取养老金呢?耶书记说,基于很多原因他们至今没有为厂里的40名左右临时工开设账户缴纳“三金”。
临时工的社保问题不容忽视
记者查阅了《陕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各类企业(以下统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农村招用的使用期不满一年的临时工和在本省企业工作的港澳台人员、外国籍人员除外。”“企业、职工及城镇个体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有权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按月直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其所在企业按月代收后,随同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缴;城镇个体劳动者按月向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缴纳。”
临时工的社保问题需要全社会加以关注,仅靠临时工或者仅靠企业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既然政策早已有了规定,为什么企业却不能按照规定执行呢?仅仅说是具体操作起来有困难恐怕难以叫人信服,把社保费打入工资的做法显然与文件不符。
只有用人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办事,职工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够让工人们干起活来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本报记者 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