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9日
头版
01

爱出点子的班长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吴力声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是传统观念中的劳模形象。在陕西建工集团金牛公司却出现了一位爱出技术革新点子的省劳模。他就是该公司一车间管工班班长吴力声。

今年51岁的吴力声,1985年调到金牛公司从事工业锅炉的管道安装工作。22年来,他革新了锅炉管道“立式支架制作”安装技术,发明了“卧式支架制作”、“116MW后模块制作”等多项技术,为企业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吴力声发明的“卧式支架制作”技术曾被公司评为技术革新二等奖。这一技术革新源于2003年的一起大型锅炉订单。此前,该公司只生产20吨以下的锅炉。若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将采用“立式支架制作”技术,搭建模板安装上千条管道。可是采用这一技术,需要上万元的资金制作支架。对此,吴力声提出采用“卧式支架制作”技术,即将锅炉平放在搭建的胎盘上,架空四周,然后安装管道。为了使这项技术切实可行,他考虑到了卧式安装锅炉的技术难题:管道之间的横平竖直和焊接难点,并采取了适当的应对措施。后来,他所在的一车间采用了这一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不但交工时间提前了10天,而且管道安装质量受到了甲方的充分肯定。同时,采用这一技术后,工人们不再需要举着沉重的钢管安装,大大节省了体能。

“116MW后模块制作”技术是吴力声的另一项发明,曾被公司评为技术革新三等奖。这一发明起因于两年前的一个项目。当时,该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4台160吨的大型工业锅炉,这一锅炉是给2008年奥运会配套的大吨位锅炉,长14.2米、宽7.6米、高4米多。面对这一庞然大物,如何安装几千条管道?即使采取“卧式支架制作”技术,也要制作支架。可如果制作支架,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板材消耗非常大。面对这一技术难题,吴力声提出用4个吊车吊直管道模块的四根柱子,柱子之间,则用废旧的管道临时焊接成三角形支架。等柱子固定后,再进行管道安装。为了保证几千条管道横平竖直,他提出借用红外线技术。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为公司顺利交付4台160吨工业锅炉做出了贡献,赢得了法国工程师的称赞。 本报记者 薛生贵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