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建立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增强维权的力度和广度
澄城县总工会
编者的话
澄城县总工会从县情实际出发,工会工作敢于探索与创新,在全省率先组建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组织,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把维权职能上提一级,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社会配合的维权工作格局,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创造出县级工会维权工作的新经验。今天本报刊登澄城县总工会的经验介绍文章,供各地工会组织学习借鉴。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国有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非公企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这些企业职工较少,多数在50人左右,而且绝大多是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弱,如何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维护好他们的权益,成为摆在县工会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02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在区域、行业组建工会的力度,先后成立了尧头镇煤业联合工会、韦庄镇建材业联合工会、全县预制业联合工会,还有城区餐饮业联合工会、民办学校联合工会等正在组建。同时,重点推动建立和健全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要实现平等协商必须建立相应的工会组织
2002年初,我们在组建工会调查中发现尧头镇的20多家私营煤矿,由于没有规范的用工管理制度,矿上聘用工人往往是口头协议,甚至一些矿主还私下与工人签订生死文书。工人一年到头工资难以及时兑现,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出了事故,矿主不上报,私下草率处理。由于劳动用工关系不规范,矿主与工人、工人与工人之间经常发生纠纷,职工及其家属上访不断。县总工会在深入研究分析后,考虑到各煤矿企业生产、用工、安全管理具有行业一致性特点,便于集中管理;又考虑到要达到实现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稳定企业劳动关系的目的,必须把下辖的基层煤矿工会组织起来,以联合的力量解决侵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于是决定依托镇企业办,组建了煤业联合工会。我们认为,这样至少有五点好处:其一,维权关口前移,可以由联合工会出面,协调和处理下辖各小企业工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推动问题的解决;其二,维权职能上提一级,以联合工会的名义,代表各小企业工会和广大职工,就工会和职工关心的问题与矿主协商,有利于从力量整合上将劣势变为优势;其三,工会主席相对独立,工会主席不受矿主的限制,便于和各企业平等对话,同企业主据理力争,更好地替职工说话办事;四是行业标准统一,如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安全卫生等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企业之间、职工之间都有可比性,维权上便于履行和监督;五是行业对非公企业都有业务指导、服务和监督职能,这样把工会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有利于相互促进。尧头镇先期试点工作的成功,进一步使我们对成立联合工会充满了信心,我们先后依托韦庄镇企业办,组织19家砖厂、4家预制厂成立了韦庄镇建材业联合工会;依托县质安站,组织13家预制厂,成立了县预制业联合工会。同时对于行业特色不明显的乡镇成立了乡镇非公企业联合工会。我们建立的这种相对独立的工会,不仅为工会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而且为下一步的平等协商打好了组织基础。
要实现平等协商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联合工会成立后,工作如何开展?我们认为要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入手,要把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签订,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作为工会成立后稳定劳动关系的主要工作去抓。通过两个合同的落实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企业主不愿签订和职工不懂或不敢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我们以《劳动法》、《工会法》、《陕西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为主要内容,分期分批对企业主和职工进行了培训,受训职工1000余人。通过培训,使业主认识到签订两个合同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稳定职工队伍、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提高企业效益的内在需要;使广大职工了解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签订劳动合同等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培训的基础上,两个合同由过去的企业与职工被动签订变为自主自愿协商签订,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同时”(即企业招聘职工要同时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向职工讲明合同的内容,自愿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后同时进行职工岗前培训。)、“三不准”(即不签合同不准上岗,不培训不准上岗,不参加职工意外伤害保险不准上岗)。在此基础上,民主产生了双方集体协商的代表:职工代表由各企业工会主席担任,首席代表由联合工会主席担任,企业一方代表由企业主或其指定人担任。同时,联合工会还就平等协商提出要求,并由双方商定具体的协商时间。
要实现平等协商必须抓住双方关注的焦点
为了规范行业下属企业劳动合同的内容,使行业工会真正从源头上代表和维护职工的整体利益,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我们县总工会指导联合工会大胆探索代表职工与各企业依法签订集体合同的有效途径,力图通过集体合同确定基本标准和要求,为签订劳动合同提供依据。
县总工会直接指导、参与制定各行业集体合同,要求在集体合同的制定、签订中必须严格把好“五个关口”。一是把好内容关。坚持每个合同在内容上至少必须有劳动报酬与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生活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并把它作为合同重点写细写实。经过双方多次协商在这四个影响劳动关系的主要方面,全县各个行业集体合同都规定了明确和具体的内容。二是把好量化标准关。对于合同中涉及到的量化标准,坚持调查研究,遵循政策,做到不偏不倚,科学合理。三是把好协商关。两个合同草案制定出了以后,由联合工会下发各矿召开的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充分征求企业主和职工意见,结合意见和建议进行协商修改,使职工与业主达成共识,并在职代会上通过。四是把好政策关。在制定集体合同时严格参照《劳动法》、《工会法》及《陕西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并必须报请县人劳局批准,县总工会备案。五是把好签订关。在联合工会职工代表大会上,由联合工会主席代表企业职工与各企业主分别签订集体合同。
履行好集体合同必须建立民主监督制度善于解决问题
为了保证和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我们一是建立行业职代会制度,坚持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情况,职工保险的缴纳情况,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坚持在半年一次召开的行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和通过集体合同执行情况报告。职代会代表一般由各企业工会主席、职工代表组成,增强了监督审议合同执行情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建立起与行业性制度相协调的工会运作制度。尧头镇煤业联合工会和韦庄镇建材业联合工会,坚持每月“三个一”的工作运作机制,监督检查集体合同的执行情况。联合工会坚持每月参与安全检查时,同时检查职工工资核算和发放情况;每月召开一次基层工会主席会议,每个企业聘请一至二名职工代表参加,听取基层对集体合同落实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解决。每月召开一次行政、企业、工会参加的三方联席会议,一方面,听取和调度企业生产经营;另一方面,对职工提出的一些涉及集体合同中的安全生产、工资标准、工伤处理、劳动保护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统一协商,逐个进行解决。三是坚持每年对集体合同执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一次协调。集体合同签订后,对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适应条款及时协商修订,签订补充协议。
在建立行业联合工会的基础上实施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促进了企业管理。随着工会维权作用的发挥,企业主和职工对工会的认识提高了,企业对职工的权益重视了,改变了工人过去的单纯雇佣思想,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
几点做法与体会
1、工会工作必须坚持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包括工会组建、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在内的工会各项工作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支持。
2、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运作机制必须简明、科学。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一套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企业制度,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工作也要适应其形势的发展,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运作,就必须建立与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运作机制,不能抛开企业的制度另搞一套。
3、工会工作作风必须脚踏实地,沉身实干。在组建工作和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中,工会干部基本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原则;遵循法律法规的原则;行业内企业量化标准统一的原则;合同针对性强便于监督履行的原则。
4、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必须突出“实效”,解决实际问题。组建工会、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不是目的,是为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只有这样工会工作才能取得党委的重视、行政的支持、职工的信赖,才真正有生命力。推行行业性集体合同中,我们重视解决安全生产、工资发放、劳动争议调处、生产环境改善、劳动合同签订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实实在在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