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谢师非“宴”不可吗
·周宁光·
漫步街头,看到不少饭店都“隆重推出‘谢师宴’”。近年来,“谢师宴”似乎已成为高考结束后的惯例,每年此时都会“隆重推出”。按说是十载寒窗,严师恩重。通过宴请老师这个方式来表达谢意也未尝不可。咱国人不就讲究个尊师重教、崇尚礼仪么。可纵观“谢师宴”,多是在高考成绩揭晓后方盛行。因成绩好而“谢师”,这不仅有考生及家长自我宣扬和炫耀的成分在里面,更包含了师生之间利益置换的色彩。一方面是家长之间相互攀比,“宴”的档次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你方“宴”罢我登场,令平日里“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不得不随波逐流,在这“物俗横流”中不堪重负。我想,这绝非“谢师”的初衷。
其实,“谢师”也并不非“宴”不可。尊师谢师,不应只是对老师的物质反馈,更应是在精神层面上,对师者的学识品格和责任担当表达一种真诚地感恩与敬意。在尔后的学业、事业中,铭记恪守恩师的敬业精神、爱心情怀和责任意识,并时时发扬光大,当是最具有时代精神和文明内涵的谢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