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各地工会开展金秋助学
西安市总工会8月28日举行了劳模结对助学仪式,此次捐资助学由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安福乐集团董事长靳喜凤、全国劳动模范西安大明宫实业集团董事长习有良和全国劳动模范西安星火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袁瑞生各捐献2万元,每人资助10名困难职工子女,帮助他们完成四年大学学业。特困生张梓言接过2000元的助学金激动地说:“我要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的人表示感谢。我一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宝鸡市总工会8月27日举行了2007年“金秋助学”活动助学金发放仪式,首批110名困难职工子女得到救助。其中,40名考上省内院校的学生每人补助路费和第一月生活费400元,40名考上外省市院校的每人补助600元,30名今年和往年考上大学的特困职工子女每人补助1000元(连续4年)。各县区也分别获得“金秋助学”活动专项资金6000—10000元。 宝鸡记者 站柳琴 巩宁
咸阳市总工会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近日一次性向全市520名新考入高校的困难职工子女发放42万元救助金。其中,农民工子女62名,比去年增加20人。救助金额与去年相比提高300元。具体资助标准为:本科学校在外地的救助1000元,省内的救助800元;大专生每人600元。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实习生 刘劼
安康市141名特困大学生8月22日每人领到政府发给的3000元资助款和一个旅行箱。在接到助学金的那一刻,每一位学子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据了解,安康这次发放给141名大学新生的福利公益金有42万元,这些学子均来自城镇低保和农村特困户家庭。 (梁真鹏)
西北二棉近日向116名考入大学本科的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106900元。西北二棉自2002年以来先后资助555名职工子女步入高等学府,并帮助和支持考入大学的职工完成学业,倡导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安康工务段工会将金秋助学工作纳入车间工会季度工作质量考核和年终评先选优工作范围,使“金秋”助学活动扎实有效。截至8月24日,全段共发放职工遗属子女助学金3人2000元,发放特重困职工子女助学金21人25900元,发放被大中院校录取的一般困难职工子女助学金19人38000元,发放其他家庭并不困难但也被大中院校录取的职工子女助学金30人9000元。 (谢诗伟)
白河县总工会积极筹措资金,目前已累计向65名考入高等学府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发放助学金3.2万元。 奚小莉 王伦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