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多关注纺织工人
——访西北国棉一厂赵梦桃小组组长周惠芝
“我家已经三个月没吃肉了,西红柿一块八一斤,谁买得起呀?”周惠芝刚下班,在路上就被一个工友拉住诉苦。这几天来找她反映问题的人比往常多了,因为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
周惠芝,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赵梦桃小组第十任组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我省党的十七大代表中的唯一一名一线工人。
“我能体味到工人的难处,听他们诉说,我真的很心酸。大部分纺织工人的工资都很低,有的下岗职工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周惠芝指着前面的楼房说:“这是前几年单位盖的集资楼,虽然比市场价低了不少,但很多工人都是倾其所有,甚至借钱贷款才买了房。家里再有个孩子上学,靠每个月不到一千元的工资,生活实在艰难。工人把这栋楼叫‘咸菜楼’,意思说买了房就只能吃咸菜了。”
目前纺织是我省的困难行业,有不少企业刚刚经历或正在经历改制、下划的阵痛,大多不景气。工人的工资普遍偏低,虽然在去年有所提高,但面对近期飞涨的物价,职工生活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的周惠芝,只要有机会她都会呼吁政府给予纺织工人更多的关注。2003年,周惠芝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就提出了《关于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的议案,并以经营困难的企业为例,列举了企业职工收入偏低带来的各种矛盾。第二年,周惠芝又提出了《关于提高职工收入的四点建议》,她在建议中提出:降低困难企业税率;职工能拿到手的钱本来就很少,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国家应该多承担一些,职工应该少缴一些;增加职工的工龄补贴;确保特殊行业的安全生产待遇……
周惠芝说:“大家知道我是人大代表,平时见了我就爱给我说说情况。刚刚公布了党的十七大代表名单,就有人来我家反映问题。我了解他们的难处,作为一名工人代表,我一定会替他们进行呼吁。”这几天,她一直在学习相关的文件、知识,并从职工中搜集一些意见。
周惠芝最后表示:“第一次当选党代表,我一定要把产业工人的建议带到大会上。”
本报记者 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