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 “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 感恩之情如何更绵长
- “违法者”养“执法者”的尴尬根源在哪
- 为什么猫不逼鼠
- 女政协委员在京被围殴暴露了什么
- 上海政协委员:应调整职工交通补贴
- 中央拨款8000万解决劳模困难
- 营收超百亿民企增至58家
- 南堡油田储量超11亿吨
- 我国将建象征和平文化的太和塔
- 稳定副食价格成为干部考核内容
- 廉租房供应总体短缺每年至少需要497亿元
- 个人炒金成股民新宠
- 商务部新规出台家电专业店不得销售二手商品
- 我国专业数字艺术人才缺口27万人
- 专家预计房价将于2010年见顶
- 全球40%死亡事件与各种污染有关
- 上海出现UFO超过10小时
- 30岁女子患病后身高3年缩短19厘米
- 上海租房新规男女朋友不能合租一间
- 孩子被抱错21年向医院索赔百万
“违法者”养“执法者”的尴尬根源在哪
据新华社近日报道,洞庭湖春季禁渔开禁近两个月,由于渔政队伍管理体制不顺,渔政经费得不到保证,湖南洞庭湖渔政基本靠收取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和渔民罚款维持运转,出现了“违法者”养“执法者”的现象。
岳阳县渔政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全局在编人员71人,政府每年拨款26万元,名义是差额拨款,实际上靠自收自支。他们的收入来源首先靠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渔民领捕捞证,按捕捞量收取;其次是向渔民收取罚款。目前,这个站还负债80多万元。一些来自基层的渔政管理人员呼吁,专项经费得不到保证,日常经费不够,得靠罚款来筹,因此,渔政执法人员不得不靠罚款度日,很容易出现“以罚代禁”、“罚了不禁”的现象。
以前我们听说过有的执法人员截留罚款,还有的执法部门为“罚款”和“创收”制订专门的“奖励政策”和“提成办法”,把“罚款”、“创收”同个人收入直接挂起钩来等等,现在又听说这种靠罚款度日的。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发生,渔政执法人员的生活就难以为继;如果严格执法,就会断了执法者自身的生活出路。因而渔政执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得不‘放水养鱼’。
无论有多么“充分”的理由,作为执法者都不能“以罚代禁”、“罚了不禁”,因为在“以罚代禁”、“罚了不禁”面前,法律早已形同虚设,执法早已失去其公正性和严肃性,对违法是一种公开的放纵。
“违法者”养“执法者”的尴尬现象,根源就在于应把渔业资源保护和人员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因为,渔政人员是代表国家执法,理应纳入国家公务员管理。如果渔政执法部门是事业单位的话,没有纳入政府职能序列,没有纳入财政统筹,经费开支多为自收自支。当收支不平衡时,就难免会出现依靠收费、罚款来维持生存,甚至出现“违法者”养活“执法者”的怪现象。 (王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