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加强国企管理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常胜建·
搞好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于企业的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一、确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和理念
1、加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要把着眼点放在坚持“三化三性”上:一要坚持市场化,突出竞争性。即在推荐、选拔等环节中,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择优录用,充分体现竞争的原则,用市场规则来考核和检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扩大职工群众及社会参与的程度。二要坚持法制化,突出权威性。即经营管理者的选拔程序、任用标准和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保证董事会用人权等方面,必须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三要坚持科学化,突出规范性。即要根据不同职位的选拔条件和任用标准,对经营管理者实行规范化分层分类管理。这几年西电集团加大了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与保持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的干部使用新途径的探索,先后建立了《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细则》《干部管理办法》,在制度上为经营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以及管理提供了保障。
2、加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坚持“三个理念”上:一是发展理念。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要把是否具有发展意识、发展理念作为评判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根本标准。二是创新理念。一个企业是否能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否能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关键就要看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在竞争如林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选择企业经营管理者时,要把“朝气蓬勃、勇于开拓、奋发有为”作为一个重要标准。使经营管理者队伍充满着朝气,充满着活力。三是人才理念。国有企业要发展,首先要依靠人才,特别是要依靠科技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到“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思想和用人机制,建立完整的企业后备力量机制,以此来扭转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滞后状况。
二、坚持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上有新的举措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五个新”上:
第一、在经营管理者的选拔上,民主化、法制化程度要有新提高。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制度,全面实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任前公示制和任职试用期制。进一步扩大听取干部职工意见的范围,真正落实企业职工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按照《公司法》规定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下,真正做到依法选任和管理。
第二、在经营管理者的配置上,市场化、规范化程度要有新拓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选拔任用经营管理者,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为优秀经营管理者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第三,在经营管理者的构成上,年轻化、职业化程度要有新突破。以选拔优秀年轻人和推进任职资格证明为切入点,加快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年轻化、职业化进程。一是努力把调整配备的重点放到选拔40岁左右的人才上。二是努力把调整配备的重点放到先期获得中高级任职资格的后备人才上,并将企业的后备人员培养使用作为决定企业将来发展的关键,作为改善经营管理者结构的关键,抓紧抓好。还要加大挖掘人才资源,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第四,在经营管理者的考核监督上,科学化、制度化程度要有新进步。要以年度考核为重点,强化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一是要根据企业特点,不断规范经营管理者的年度考核工作,不断改进考核内容、完善测评方法、运用考核成果,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求,突出经营管理业绩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年度考核这项常规工作日趋科学化,规范化。二是要将考核内容科学地量化,实行“评分制”,将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廉5大项,将评分标准分为群众民主测评和领导评议两个方面,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通过从健全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以机制的硬化促进选人用人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
第五,在经营管理者的教育培训上,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要有新提升。随着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国际化,让管理经营者具有适应新形势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才能,显得日益重要。加强教育培训,则是企业快速提升经营管理者素质和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