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强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之我见
·王娟 贺春峰·
预算能促进企业计划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减小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企业绩效的评价标准,便于考核,强化内部控制。制定和执行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用量化工具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环境、经济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同时对企业各部门及其员工的日常活动进行规范、激励与约束,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有制度可依,有标准可评。
一、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以收定支的原则。就是根据当年实际收入来编制预算支出,量入为出。收入打实,打足,严格限制各种借款,压缩基本建设项目,摸着口袋花钱,不随意扩大支出范围。这样,就彻底改变过去盯着银行花钱的做法,使企业减少了不必要的贷款,减轻企业的负担。
2、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原则。过去有些企业账上有利润,生产经营却没有钱,其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现金流这个核心,致使现金流动失控。刚性预算严格控制住了现金的流向和流量,企业正常运转就有了保障。
3、限制银行贷款保证刚性支出的原则。把还贷基金,利润上缴,处理集体挂账基金等,作为刚性支出指标,从指标上必须保证。压缩各项管理费支出,压缩非生产基本建设项目,从而杜绝挪用资金现象,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4、落实与监督相结合的原则。预算编制完成以后,由上级计财部门进行审查并监督落实。在落实过程中,由上级审计部门进行监督,基层由经理(场、厂长)和财务总监进行把关,从而形成落实与监督相结合的机制,使预算制度顺利实施得到保证。
5、预算就是决算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编制的预算一经审查批准,在没有上级拨款的情况下,原则上不要变动,为保证这一原则的执行,一是预算编制要力求做到实事求是,尽量保证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二是从预算收入中留出一定比例,以应付突发事情。这样做,落实预算就是决算的原则就有客观依据。
6、强行推进的原则。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打破了常规的预算管理模式与方法,对企业管理者增加了诸多的限制,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按照常规管理方式则无法进行,所以只有依靠行政力量强行推进,才能保证预算指标落到实处。
7、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这里的“实际”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企业整体状况的实际一负债过重,难以生存,急需走出困境必须千方百计地多收少支;其二,是企业每个部分、每个经营项目的经营实际—必须保证足够的生产经营支出,上缴与还贷要量力而行。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就是要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
8、改革创新的原则。只有改革创新,这项制度才能不断发展,这里的改革创新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促进企业管理的不断改革创新,来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二是这一制度本身经过实践的检验,也要不断修改、补充,不断走向完善。
二、财务预算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变预算为全员预算。
全面预算是对公司整体的、全方位的预算,涉及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部门之间的预算也是环环相扣,密切相关,例如销售预算是生产和采购预算的基础,因此全体员工对预算理解、重视是预算成功的一半,在推行全面预算前,应当通过宣传、讲解甚至是说服工作,让每个员工理解预算的重要性,同时应给予他们技术指导,使每个员工都愿意也能够做好预算。总之全面预算就是要做到企业最高领导重视,管理高层理解、配合,全体员工理解、执行。
2、预算要与公司战略相配合。
预算是为公司战略服务的,预算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开源节流,实现长远效益的最大化,这些是通过公司总体战略和每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来实现的,预算的每个数字背后都是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如果预算时仅仅是上报数字,没有具体方案的支撑,没有围绕一个主要目标协调全公司各部门的工作,预算所起的作用可能会大大缩减,也许只是一个数字游戏。
3、预算要适时调整。
全面预算是对未来所作的规划,由于人们的预测能力有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既多又复杂,所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战略调整、市场突变或者人事调整等变化,使预算在不同程度上不再适应公司情况。另外,公司在初次启动预算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对预算指标、考核控制方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各部门对预算的意见和建议,根据预算的执行结果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预算制度进行修正和补充,这样随着运行中的磨合,预算发挥的作用才会越来越大。
4、预算要作为一项考核指标。
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的执行,要把财务预算指标列入企业各单位经济责任书的内容,作为年度业绩考核和奖惩依据。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企业各单位领导认真对待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有利于推动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减少财务预算与经济责任书各搞各的做法。
5、预算基础编制方法要多样性。
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从传统的基础方法向先进现代化多样性发展,是财务预算管理的进步与提高,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客观需要,应该积极地去做。当然,这个转变要有个过程,要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财务预算编制和管理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和科学性,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管理水平提高和理财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