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23日
头版
01

她有使不完的劲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李永芳

在西安市西五路的十九粮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货架旁,身穿藏蓝色工作服的店长李永芳正在清点着货价上的商品,并向前来购物的群众介绍着商品,拉着家常话,亲热的就像一家人似的。当同事们告诉她,记者采访来了,她随口说:哎哟妈呀,我有啥可采访的。放下手中的商品,带着一脸的笑容向我走来。

她的办公室在一条狭长的过道中,两面都堆放着各种商品。没有椅子,她就坐在一个纸箱上。已经46岁的她快人快语:我们这地方小,多余的地方都租赁出去了,为了多赚点钱。从谈话中记者能感觉到她的经营意识十分强烈。

李永芳说:我1980年参加工作就在粮食系统,父亲就是老粮店的职工。我们从以前的单纯的卖粮油米,到现在经营各种与粮食有关的食品及其他商品,一直干到现在,这里有4000多种商品。我问:你没有想着换一个工作?她说,没办法,就是喜欢这个工作,干这工作好像有股使不完的劲。

我又问:这个店可是你们连锁店的标杆单位,也是全国商贸系统的老先进。你如何确保这面红旗永远飘扬呢?她回答:当了店长,首先要想着法子把经营搞上去,把大家的收入搞上去。我们打破“大锅饭”,2005年实行股份制改革,把个人利益与集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大家的收入每年都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

李永芳说,这里是居民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对店里的布局结构进行调整,相继增加了小笼包子、家庭拌菜和一些熟食品,为驻地的群众着想,他们都愿意来这购物,每月我们仅外卖窗口的租金收益就达万元以上。

采访期间,隔壁包子店的员工端着包子馅路过这里。李永芳说,你知道“十九味福来包”吗?我回答:知道。原来,“十九味福来包”还是从这里起家的呢。以前是一名安徽人在这里租门面,开了家包子小店。细心的李永芳发现这家的包子味地道,很受群众的欢迎。在她的建议下,与对方联合,搞起了集中配送,采用连锁经营的模式,如今已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说起这里的发展,李永芳说,最难管的是人。她来时,有24个人,人浮于事。她开展竞争上岗,最后只剩下12人。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她身先士卒,每天早上7:50就来了。尤其是逢年过节,她和姐妹们经常骑着三轮车把一车车的货物送出去。一次,给一个社区送去三卡车货,她就和民工一起卸货。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免费送的货价值超过十万元以上,大到数吨的货物,小到一包挂面。一个字:累!为此,她累出了一身病,患上了风湿病和慢性肾炎。医生让她住院,她怕影响工作,每天下班回到家再打针吃药。她笑着告诉记者:大夫让我每天少喝点酒,说对治风湿病有好处,时间一长,我还真有了酒量,但没有酒瘾。说到这她放声大笑起来,笑得是那么的轻松、快乐!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