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4日

陕西工人报煤业化工专刊-文艺副刊 学费 一个手缝的书包 梦中水仙 中国雪乡 围巾里的幸福 井架·矿工 生存的哲学 在三百米的深处 做一缕行走的阳光 事业老婆 美容 情感问题 西北第一村印象记

当前版:第A8版:煤业化工专刊-文艺副刊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煤业化工专刊-文艺副刊
08

西北第一村印象记

·刘建国·

从乌鲁木齐向北驱车八个小时左右,便到达了阿尔泰山山脉。阿尔泰在蒙古语中是“金山”的意思,而“金山”唯独在布尔津县境内没有金矿,但是,上帝不偏不向,却给了北疆小县一个人间仙境——喀纳斯湖风景区。喀纳斯湖在上世纪中期被摄影家无意中发现,更因喀纳斯湖“水怪”而闻名中外。

从喀纳斯湖风景区向西行进约四、五十公里,便到达西北第一村----白哈巴村。九月的北疆边陲,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片片的白桦林已染上金黄,远远看去像一幅幅浓彩重抹的油画,分不清是人在画中还是画在人中,一座座古朴的小木屋,让人仿佛身处异国他境,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又给人一片安逸、恬静的田园风光。白哈巴村方圆不过六、七平方公里,居住的主要是蒙古族中的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境内居住着2900多图瓦人,喀纳斯地区是唯一的居住地。

我们到达村子是早上九点左右,由于时差关系,太阳才刚刚露出山头,一抹金黄洒向幽静的小村,山峦、木屋、草原、白桦林、围栏中的牛羊,层层尽染秋的色彩,让人不敢高声而语,生怕打扰了画中的人儿。放牧的图瓦人起的较早,为的是让牛羊吃上带露水的秋草,对外来的游人视若不见,我们走近几个玩耍的小孩想与之交谈,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听得懂几句汉语,可是都腼腆地避开了,我们也不好追问,稍事拍照,便驱车赶往“西北第一哨”——白哈巴边防检查站。

沉思中车子已驶入边防站,哨卡周围不允许拍照,可是胆大的人还是留下了永久的纪念。核对身份证后我们前往5号界碑,以哈巴河为界,河的对岸就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面对界河,我方界碑的右侧有一片白桦林,酷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就连海南岛、台湾岛都清晰可见,人称“中华林”,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刀斧神功。站在山上,眺望远处谷地中的白哈巴村落,另有一番景色,精致典雅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山坡上的牛羊仿佛镶嵌在绿地毯中的宝石,碧蓝的河水映射出五彩之光,微风吹入白桦林,金黄的树叶烁烁闪亮,似童话世界,又如印象派油画大师的一幅杰作,让人忘记了时空。

从哨卡返回村子已近中午,清晨的静谧已荡然无存,卖小吃的、卖特产的、做家纺的、小商店、邮电局,让人感到了旅游景点的商业气息,旅游业的开放兴起,带动了村民致富,同时也影响了原始村落的古貌,古朴的图瓦人也学会了讨价还价,真的不知道,对这个半个多世纪前还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是好事还是坏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