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7日
北国周末
01

腐败官员的“克星”

——记陕西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

文/鲁维允

一份长达10万字的举报信摆在记者的案头。15年里,他累计投诉达700余次。为了揭发腐败,他受尽打击报复,也曾死里逃生;为了检举犯罪,他曾负债累累,甚至一度靠卖血维持举报的开支。但是为了移民的利益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他义无反顾,秉笔直书,无怨无悔……

有幸结识李万明,还是四五年前通过采访陕西渭南上访移民,反映国家下拨的移民安家费被挪用、克扣时,开始与他有了来往接触。

反腐从入职开始

20世纪80年代,渭南地区移民办(后改为移民局)一成立,李万明即在该单位工作。工作期间,他发现系统内挪用移民款的问题非常严重。这位从部队大熔炉锻炼过的复转军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从1993年起,李万明即对这些问题进行举报。举报时,他不但署上姓名、单位,还附上一张标准近照,并在邮发前请单位领导、分管政府领导和省移民局领导审阅,意在告诉领导自己是光明磊落,而非搞阴谋,亦不愿与领导闹矛盾,从而敦促领导自省自纠。然而事情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万般无奈,他愤然将举报信发往北京,并一发而不可收。

自1993年开始至今,李万明720余次举报的问题有53个之多,涉及频率最多的是安置返库移民资金和土地问题。至80年代末,渭南地区返迂三门峡库区人数为17633户、73965人(包括通过各种不正当渠道安置的假移民7000人),不到国务院批复渭南安置15万人的一半,但在对外宣传及给上级汇报中,渭南官方一直说成是12万人,即便在李万明举报之后,移民数字也仅降至近10万人。渭南地区移民办原领导人承认,这是为了向中央争取更多的资金。在中央按15万人给予拨款、分配物资和划拨土地后,渭南移民办经市府、省府又先后向国务院呈报其他各类项目索款30多亿元,其中大部分报告经国务院“同意”或“原则同意”后,逐年逐项向渭南付诸拨款。同时,渭南移民办还向黄河水利委员会索要了大量的移民防汛经费、器材及汽车等。巨大的空饷使渭南移民办成为当地“钱多地多,家大业大”的“富翁”和“肥肉”。正是这种富有,给一些政府部门及人员将移民资金、土地、物资随意处置、滥花乱用等行为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也为库区的稳定不断制造着祸害与麻烦。 (下转四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