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
□文/罗拱北
在秦巴山脉的褶皱里,在绿竹环绕的瓦屋下,我听着无边的细雨轻轻地飘落。
在温暖湿润的巴山汉水之间,在南北交汇的川陕边界,夜雨是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不像江南恼人的梅雨,下起来不分白天黑夜,十天半月不见晴空;也不像北方迅猛的暴雨,瞬间遮天蔽日,泥流如注,一会儿又是烈日当空热气腾腾。它是那么善解人意,专拣人们夜间休息时分,往往是白天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半夜醒来,听见屋顶夜雨已经不知何时开始沙沙作响,于是枕着天籁之音进入更加香甜的梦乡,第二天起床,要是不看湿润的土地和绿油油的蔬菜上滚动的水珠,根本看不出下过雨的样子,人们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又在生意盎然的田野上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真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乡间的黄昏最能领略夜雨的情调,往往于薄暮时分,轻纱似的雾岚从原野、从河面、从山间缓缓飘来,在不经意的动静之间,把天地山川渲染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雨在空中飞,像牛毛,像细丝,它是那么清,那么亮,那么轻盈,仿佛一只温柔的手掌,要为劳累的人们洗尽一身疲惫。站在自家的屋檐下,看着一畦畦深翠浅碧的庄稼在雨里疯长,有哪个农人不满怀喜悦呢?
但是也有人因为巴山夜雨而心生懊恼。“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当晚唐诗人李商隐打马经过这里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是因为旅途寂寞归家心切才触景生情的吧!对于外乡人,他又怎么能够体会得到夜雨对于我们的重要呢?世世代代,我们生于斯长于斯,从来没有听说有当地人为雨多而烦恼。由于雨水充足的滋润,这里小伙机灵俊美,姑娘温柔可人。如果没有缠绵多情的夜雨,哪来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呢,哪来一年四季青山绿水呢,那么汉中还能称“西北的小江南”吗,还会因为蒙蒙细雨而油然想起戴望舒笔下的悠长悠长的雨巷吗?
今夜,静静坐在窗下,听窗外细雨轻打芭蕉,我不由想起在江南的一条小巷,一位结着丁香般忧怨的姑娘正打着一把油纸伞从我心上寂寞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