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17日

陕西工人报憩心亭·收藏 红包 巴山夜雨 蜻蜓点水 胖娃 养蜂人 拥抱音乐 减肥的效果 留言 成语新解 国内市场:官窑十之八九是赝品 眼镜收藏知识 古董表收藏巧断代 真赝对比识古玩 古董鉴赏活动应注意小节

当前版:第A4版:憩心亭·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憩心亭·收藏
04

古董表收藏巧断代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表壳形状逐渐变为圆形,为了保护表壳不受损害,表壳制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外壳,也就成为如今所说的双套表壳。这时的钟表在外观装饰上更加丰富,比如用贵金属或者镀金金属制作表壳,并且在表壳上采用雕刻、镶嵌以及绘画等多种工艺,更像是一件装饰艺术品。珐琅绘画艺术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蓬勃发展,因此在这个阶段的表壳上添加了包括宗教主题在内的不同图案的珐琅绘画,由于受到英格兰文学作品的影响,1790年之后的日内瓦珐琅绘画钟表多以田园风情、人物场景等为特征。

摆轮游丝的发明使钟表的走时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所以在18世纪前半期逐渐出现了分针,表盘也逐渐使用珐琅材质,而且在表盘上用罗马数字表示小时刻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钟刻度。18世纪中叶,由于制造了一些精密的航海天文钟表,走时精确度达到了很高水平,所以使秒针的出现成为可能。1750年之后,表盘上的小时刻度主要采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分钟刻度数字变得非常小或者只是采用一定的数字间隔。1783年,钟表大师亚伯拉罕·路易·布勒盖设计出具有镂空圆心的指针和独特的阿拉伯数字刻度,被称为宝玑式指针和宝玑式数字。另外,不同的时代也出现了不同的指针造型,比如路易十五指针和路易十六指针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帝国式艺术风格使怀表表壳的设计显得更为简洁,外观的装饰也更为朴素,表盘通常是白色的珐琅面。到19世纪中期,双套表壳已经变得很少见了,而表盘上依然采用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作为时间刻度,但是罗马数字刻度显得更普遍一些,指针一般选用蓝钢或金等材料制作。

通过外观件辨别古董表的生产年代,一方面需要对不同时期的外部特征有大致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不要完全拘泥于某些时代的特征,因为钟表制造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中的某些设计元素也会跨时代而不变,所以需要收藏者在具体实践中进行全方位考察。(完) (周姝)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