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24日
工报视线
02

说“餐桌剩余”

·冯燮·

适应“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武汉市饮食服务管理处昨日下发“红头文件”,百家大型餐饮酒店联合倡议全市同行:拒绝就餐浪费陋习。

想必我们对“锄未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耳熟能详,然而,餐饮业中“一张餐桌上,非常凌乱地堆着一大堆没有吃完的饭菜,几乎占了桌子的2/3。”这样的较为严重的“餐桌剩余”现象比比皆是,对粮食的浪费的确是惊人的。而与此同时,全国又有一些地方存在严重的缺粮问题。所以发出倡议,拒绝就餐浪费陋习颇为必要。

纵观“餐桌剩余”现象不难发现,有的是主动的行为,如有些食客节俭观念的淡薄,为了面子点一大堆吃不完的食物,有的则是被动行为,如饭店设定的分量不合理,比如5元钱一碗面条,你只能吃完3元钱的面,店家每碗固定的份量是不允许你选择的,于是就只好将剩余的浪费掉了。由此说来,为了保证所有食客既吃得饱又不浪费,可允许客人根据自己的饭量,在原定大小碗的基础上随意增加或减少面食分量,要求食客能吃多少要多少。从设定份量上让食客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会消除食客的被动浪费行为。

在国外推行“吃剩罚款”做法也是不错的,有报道说,在德国餐厅就餐,结账时若还剩许多食物,店家会叫来社会保障局的官员,开出60欧元的罚款单,他们的理念是:“钱是你的,但资源却是社会的,你可以使用,但绝不可以浪费,你的浪费,与每个人都有关。”所以,节约粮食不仅是个人美德的体现,也具有社会怪,非同小可啊。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