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29日

陕西工人报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各地暖流涌灾区 穿越川陕的救援 图片新闻 下拨200万抗灾慰问金 情系灾区车轮急 护士节的特殊经历 你捐了吗? 临危受命老马“奋蹄” 赈灾,我义无反顾 大孝杨利民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2版: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02

临危受命老马“奋蹄”

在宝成线109抢险隧道中间的棚洞,由于地震导致山体落石使四根顶梁被砸断,出现了一处面积约为50多平方米的顶部塌方,3块120吨重的巨石在隧洞顶部悬着,未掉下的岩石犬牙交错,摇摇欲坠,在余震中不断有碎石掉落,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塌落,是整座隧道内损毁最严重、整个抢险最为危险的地段,加固相当困难,成为抢险的重中之重。如不及时支护加固,就会影响抢通宝成线的进程。

5月23日早上,洞内温度依然很高,时间一秒秒过去,但是加固进展依然缓慢,离铁道部要求抢通的时间越来越近。整夜一直在现场指挥决策的中铁电化局董事长王其增、总经理刘志远等领导焦急万分。这时有人提出让电化局西铁建设公司的总经理马岁满上,担任棚洞塌方处理加固的总指挥,全权接掌负责棚洞支护指挥重任。马总临危受命,对现场实际情况了如指掌的他提出了顶上架设“工”字钢,上面铺木板,顶部再填装沙袋和汽车轮胎的加固方法,对两根已经毁坏的“T”形梁采取在横梁上设置纵梁进行支撑的特殊处理方案。方案得到领导的一致认可后,马总带头组织实施,在悬石随时塌落、烟雾弥漫、灰尘浓厚、高温闷热、通风不畅的艰险环境下,西铁建设公司机场项目部项目经理刘天成带领5名职工冒着生命危险率先爬上横梁上,铺木板、堆沙袋,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16点,一干就是8个多小时。由于劳动强度过大,农民工实行两班轮替,而他却坚持没有离开现场一步,期间他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疲劳。职工为了劝他休息,纷纷立下“军令状”,但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方案是我定的,我就要负责到底,即使出去也会坐卧不宁。”事实证明,马总凭着他三十多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在抢险施工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大加快了抢险进程,为整个抢险任务的提前完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5月23日下午,距离抢险指挥部要求完成的加固时间不到十二个小时,13根钢拱架超限又成为一道新的“拦路虎”,再次成为整个抢险的焦点。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马总主动请缨,要求承担此项任务。看到老马胸有成竹,局领导露出了肯定和踏实的笑容,他们知道:老马又有新“点子”了。马总二话没说,安排人员尽快准备好氧气乙炔、电焊机等工具,亲自操作,在钢拱架1.2米高处外侧切口至内侧翼缘处,用起道机向外侧用力顶至贴墙,然后对切口处进行焊接加固,最后在钢拱架底角张口处用搓手锲打紧,用速凝剂拌混凝土固定。为确保隧道稳定和安全,采取跳槽式施工,使原本需要七八个小时的工作量,在场地狭窄、作业台车干扰大等条件下,仅用两个小时就全部完成施工,确保了列车的安全限界。 (董希鹏牛红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