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29日

陕西工人报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各地暖流涌灾区 穿越川陕的救援 图片新闻 下拨200万抗灾慰问金 情系灾区车轮急 护士节的特殊经历 你捐了吗? 临危受命老马“奋蹄” 赈灾,我义无反顾 大孝杨利民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2版: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抗震救灾·第一现场
02

大孝杨利民

(上接一版) 

时间似乎在此时凝固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杨利民的妻子想起来:老人走了,寿衣是必须穿的。还得尽快穿,否则僵硬后就没法穿了。而这个时刻,打不通电话,找不到一个人,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多年也没停过电,半根蜡烛都找不到!杨利民的妻子一只手摁亮了手机,一只手为老人艰难的开始穿寿衣,微弱的光线下,幽幽的气氛中,手机屏幕不时把一个娇小的身影投射到黑黑的墙面上,留下了一串串高高低低的影子。

不知是几点,杨利民的妻子只知道,老人的寿衣穿完了,楼外也能够看到灯光了,杨利民他们的工作没有白做,居民生活用电有保障了。电话也能打通了,但杨利民却始终无法接通,她下楼来走到略阳电力局机关,告诉紧张工作的值班人员:“如果能够联系上杨利民,能回来就回来吧,他母亲病重。”她了解电力职工山区爬高下低工作的危险性,深怕丈夫听到真实情况再出现什么情况。

余震要发生的传言不时从街旁人们的口中传出,有时间地点,有鼻子有眼。在这个时候,把老人放在家中也不合适,返回家里,杨利民的妻子开始不断和朋友亲戚联系,终于联系到一个在殡仪馆工作的人员,这位殡仪馆的朋友告诉她:“地震了,殡仪馆也受到影响,人可以安置到殡仪馆,但不能在室内,只能在室外”。

时间一分分过去了,快到晚上12点钟了,抢修完毕的杨利民回到了家中,妻子打来电话,让他直接到几公里外的殡仪馆,老人她已安置好。杨利民的眼泪流了下来…

黑漆漆的夜空,黑漆漆殡仪馆,杨利民和妻子两人,在殡仪馆空落落的室外陪伴着溘然长世的老人……

5月13日早8点,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很多的同事和亲朋好友,杨利民夫妇从简安排了母亲的丧事,老人人土为安了。杨利民回到了单位,背起工具包,没有二话,和同志们再次走上了抢修电网的大战中。

5月19日,略阳全县早已恢复供电,人们的生活在余震还有可能袭来的信息中逐渐平静,街道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景象。杨利民母亲头七,家中灵堂前,杨利民夫妇手捻香火,恭敬的为母亲上了一炷香,泪再次涌出…

(吴长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