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发展的延安治平
记延安治平建工集团
延安治平建工集团,下属7个法人公司和8个分公司。集团总注册资金8460万元。公司一大亮点是拥有大型工程施工机械60多台和齐全的建筑安装设备,挖、填、碾、压、建等一条龙配套齐全,在圣地延安具有较强的机械化施工能力和社会口碑。公司经营范围有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公路桥梁、市政建设、水泥构件制做、机砖生产、商品混凝土生产、轻质隔墙板制做、工贸物流和房屋出租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经营。公司坚持诚信、务实、优质、高效的经营宗旨,坚持重合同,守信用,建时代精品,创一流工程的社会承诺,坚持建制集团化,投资多元化,经营专业化,努力创建科学管理型、技术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友好型企业的发展方向。
2002年,公司在延安民营企业界率先成立了党团工会组织,在组织的引导与帮助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又好又快地发展,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合法用工,保障职工权益,为职工缴纳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统筹基金,从未拖欠人工工资等。
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施工路桥工程500多公里,房建工程50多万平方米,一大批市政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建设投资20多亿元。2007年为地方财政上缴税金1284万元,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多人,劳务技术培训200人。2007年企业被授予“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延安市优秀民营企业”“宝塔区纳税大户”等。企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平同志,1964年4月出生于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张新庄村,中共党员。至诚立业,质朴尽善。他出身于生活拮据的普通农民家庭,从一穷二白开始,依靠自己的诚实守信,辛勤劳动,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取得了一点原始积累。他觉得原来的以人工为主的施工作业方式低速低效,施工质量差,效益低下,利用现代科技,搞机械化施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于是,他于1998年在延安率先成立了机械化施工公司。他多次外出考察,陆续购买了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铲土车、翻斗车等机械设备,并雇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当时这些机械化施工在延安都是新鲜事。安居小区、红花小区、丽融、银海大厦等大项目的地基开挖都请他干,公司以其优质高效的施工能力深受客户青睐,在延安大型土方挖运、公路施工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在随后的十年间,他高举诚实守信、优质高效大旗,牢牢把握诚信之根本,创新之灵魂,建设一项项精品工程,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张平勤劳创业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为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投入、倾心尽力,在养老助残、助教助学、救灾扶贫、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累计捐资捐物价值达2800多万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看到那么多失去生命、失去家园的同胞们,张平同志非常痛心。他慷慨解囊,5月15日捐出现金50万元,并号召全体职工捐出10.8981万元用于抗震救灾。
2004年,他在延安市教育局设立了60万元的“治平助学基金”,每年拿出10万用于救助品学皆优的贫困中小学生。
2007年,他在市慈善协会设立了400万元的“张平养老助学基金”,一部分向碾庄乡等17个村的170多位老人发放养老补助金,另一部分用于支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孩子上大学。
2006年开始,他积极相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他为家乡张新庄村制定五年规划,将为村上捐助2000至2500万元搞新农村建设和养鸡产业开发。同时,他帮助在碾庄片成立4个养鸡小区,以此来发展碾庄沟的养鸡产业。
2008年,他又在延安市慈善协会设立了200万元的助学基金。
张平曾荣获全国建筑安全先进个人,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人物奖暨第二届中华慈善人物,陕西省劳动模范,三秦慈善奖,陕西省为公益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十大民营企业家、陕西省关爱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光荣称号。现社会任职有陕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延安市第三届人大代表,宝塔区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延安市工商联副会长兼建筑业商会会长,李渠镇碾庄党委书记等职。
张平同志的创业历程体现了一种挑战命运、发奋图强的拼搏精神,锐意创新、开放合作的开拓精神,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有诺必践的实干精神,心怀大善、情系百姓的济世精神。 文/张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