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22日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新闻
06

让尘肺矿工轻松呼吸

——来自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尘肺病研究所的报道

(上接一版)

打造一流“绿色氧吧”

陕煤化集团尘肺病研究所现有床位80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5人。“清除肺内粉尘,改善肺功能,打造一流‘绿色氧吧’,这是我们研究所所有医务人员的天职。”矿务局中心医院院长时晓光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所从硬件投入、技术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一起抓。

硬件投入。研究所是在矿务局中心医院原职业病科的基础上成立的。他们首先对病区进行了装修改造,然后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全能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超细型显微支气管镜、全自动肺功能测试仪、分支杆菌判读仪、大容量离心机等专用医疗设备。技术创新。陕煤化集团尘肺病研究所成立时,先后派10名医务人员前往北戴河的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首家定点医院进行培训学习,并顺利通过了结业答辩和考试。在此基础上,陕煤化集团尘肺病研究所不断进行研究创新。一是对患者提前进行补钾和使用氨茶碱,提前预防并发症,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麻醉药用量,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降低了医药成本。二是与矿务局中心医院合作,做灌洗回收液的培养,查呼吸道常见细菌,为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提供了依据。三是在灌洗中对进水和出水时气道受阻力、肺的顺应性进行研究,提高了关系技术。

制度建设。为了保证治疗工作有章可循,陕煤业集团尘肺病研究所从临床医师安全工作职责、护士手术前后护理常规、麻醉医生职责以及病案管理、治疗工作流程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了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

特别关注尘肺农民工

研究所成立时,在北戴河疗养院尘肺病专家的指导下,全国劳模张彦生第一个在这里进行了尘肺病灌洗手术。日前,记者在采访时,张彦生高兴地说:“我现在呼吸轻松,也不再胸闷气短了,这一关爱工程确确实实是为我们矿工兄弟办好事,我们不但得到免费治疗,就连吃、住、路费都不需要掏一分钱,而且在治疗期间还享受出勤待遇,并在出院时还能得到一套珍贵的纪念品。”但他接着又担忧地对记者讲:“目前,最令人牵挂的是,在私营矿山打工的农民工。不知道他们得了尘肺病该怎么办?”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研究所主任周新长。“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民工尘肺病发病年龄和时间大大提前。许多农民工在发病之前,已经和矿上解除了劳动合同,给治疗带来了许多不便。尤其是在私营矿山打工的农民,目前,他们还享受不到尘肺病有关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了使尘肺农民工得到及时治疗,该研究所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并对每名农民工患者减免费用3000元。来自商洛市镇安县紫平镇37岁的李树贵正在住院治疗,他说,他们方圆几个村的许多年轻人在甘肃、河南、山西等地的金矿、铁矿、煤矿打工,得尘肺病的人很多,但一直不知道去哪里医治,有的人已经去世了。李树贵和他的两位朋友这次慕名前来,他们说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带回去,让大家赶快来治病。截至目前,该研究所已为50多位尘肺病农民工做了灌洗手术。为了保证治疗效果,研究所对患者进行半年一次跟踪回访。研究所主任医师梁树荣说:“尘肺病分一、二、三期,一期患者基本没有症状。如果到了三期还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肺部纤维化病变或并发症,将不能再进行灌洗手术。”所以,他提醒患者朋友,尤其是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农民工,一定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定期到专业机构作体检,及早发现,提前治疗。 (席选民 冯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