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众说新限价令:政府打击炒煤或有后招
对于发改委继6月19日后再次对全国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各方众说纷纭。
分析师预言,可能进一步清理流通环节
“显而易见,发改委此次的限价政策是针对煤炭市场的投机者,对已经执行限价政策的煤矿企业,特别是现货交易量小的,几乎没有影响。”平安证券煤炭研究员陈亮说。
“供需矛盾是推高煤价的主因,但借机炒作者却使煤价涨得过快过猛过高,使得政府不得不进行临时管制。对此,发改委在通知中也提及了。”一位业内人士直言。
“如果政府不出手干预,煤价肯定超过国际煤价了。”专家指出,发改委在国际油价、煤价双双回落时出手限价恰是时候。他进一步分析认为,针对煤市流通环节不合理收费,政府可能会有“后招”进行清理。
需要指出的是,记者在此前调研中发现,煤炭流通环节如“铁路代办费”等铁路杂费上涨,以及中间商炒作,最终助涨了到达秦皇岛港口的煤价。因此,如果政府出台针对这些交易流通环节的整治措施,完全在意料之中。
专家建议,应携地方政府共同干预
原中电联秘书长、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一直在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证电煤价格稳定和电煤供应,发改委的举措确实符合自己的呼吁,是件好事,下一步要看执行了。
陈望祥表示,由于煤炭市场乱象横生,发改委的政策精神要保证执行到位,就应该和地方政府联手,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电煤价格和电煤供应问题的解决。
电企直言,再干预或仍难解决问题
针对7月24日发改委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的通知,五大电力集团的一位高层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抱积极希望。
回首上个月发改委的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这次发改委通知应该算是“再干预”。业界多位人士表示,通知内容尽管非常好,然而,政策效果能否达到?能否实际解决电煤变相涨价的问题?希望不大。一位电企人士甚至直言政策“无用”。
中信证券分析师杨治山认为,电煤市场大而混乱,倒煤囤煤现象不少,只要供需严重不均衡的现象继续存在,煤企就有暴利可图,有暴利就会有人行动,发改委很难有力保证政策执行到位。
“问题根源仍在于电煤供不应求。本来电煤供应就跟不上电力工业发展,政府审批制度客观上帮了煤炭企业的忙,国家发改委对煤矿项目审批的相对滞后和小煤窑的提前关停,加剧煤炭供需的紧张程度。”杨治山说。 (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