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戎装为石油
——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退伍军人献身油田发展侧记
(上接一版)
“黑脸”常玉龙
“黑脸常玉龙”是保安大队队员对常玉龙的习惯称谓,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刚好从堡子湾过来体检,第一个印象便是“黑脸常玉龙”果然长得黑。
他在西安武警总队当了十二年的兵,2006年3月份从部队转业到采油五厂保安大队工作。从古都西安一脚踏入这荒凉无垠的陕西省定边县,他就决定把根扎在这里。从最初的队员,再到班长,副队长,直到现在的堡子湾中队长,一路走来,两年的时间让他成为保卫油田的一名“好兵”。
他还清晰地记得今年3月的一天发生的事情,那天他带着两名队员照常巡逻时,发现前方来了一辆油罐车,在还未来得及挡车检查时。这辆油罐车忽然开足马力向他们的车猛撞过来,他们的皮卡车立即歪到了一边,车前身被撞毁,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下了车后,他赶紧重新叫了一辆车,乘势追击,终于堵住了那辆偷油车,移交到了大队。油区道路沟壑纵横、悬崖万丈,笔者对此是深知的。问到他当时就不害怕吗?他脱口而出:“当时根本就没顾上害怕,一心想着要堵住那辆车,不能让一滴油在我的手上丢掉。”望着他坚毅的表情,我忽然明白“黑脸常玉龙”还有另外一个理解,那就是“铁面无私!”
我是一名消防兵
采油五厂下设的消防中队有22名消防队员,其中只有3名队员是专门学过消防的,鲁晓锋便是一位。
提起消防工作,他一脸的自豪,说他在兰州公安消防支队当了四年的消防兵,多次参加过任务。现在到消防中队任主抓业务的副队长,刚好是学有所用。
在如数家珍般地向笔者讲解了如何灭油品着火、电器着火后,他说,别觉得灭火工作简单,其实学问可大了,如果灭不好,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谈起去年5月份的一场火灾,他仍然是记忆犹新。那时消防中队刚组建半年,接到群众求助电话,说冯地坑镇一家卖电器的商铺发生火灾,希望他们能赶去救火。在得到上级允许后,他们立即投入战斗,用了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将火扑灭了。他说,如果当时动作再慢一些,铺子里的煤气罐就像一个定时“炸爆”,将带来更大的灾难。这件事后来被周围群众传为佳话,称誉为“企地共谱和谐曲!”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负责训练的副队长,我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每天的训练是雷打不误的!”说完这句话,他又风风火火地离开了。望着他的背影,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脱掉军装的“军人”在大踏步地向前走。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