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09日
头版
01

咸阳市秦都区140多名下岗职工农村就业

开栏语

就业乃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先进典型。从今天开始,本报将推出“全民创业路在脚下”系列报道,就是要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把这些创业典型的成功经验、做法总结和提炼出来,为后来的创业者提供借鉴;就是要通过宣传报道,使勤于创业、创业致富的典型在社会上受到尊重,使更多的人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就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激励作用,以典型推动全民创业,从而进一步在全省上下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创成业的浓厚氛围。

本栏目将紧扣“全民创业”这一主题,通过鲜活的创业典型、感人的创业故事,带给我们一个共同的启示:在创业路上,人人都会有事可做,人人都会有所作为。

本报讯 “政府为我们下岗职工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虽说在农村种菜,可一年下来也能挣个万把元!”9月2日,咸阳市秦都区下岗职工大棚蔬菜陈家台2号种植基地正式开棚,在农村重新上岗的陕西第一毛纺厂下岗职工张静前激动不已。像张静前一样,当日咸阳市秦都区共有140多名下岗职工在陈家台种植基地再就业。

46岁的张静前和爱人都是原陕西第一毛纺厂的工人。2002年,由于厂子不景气,夫妻双双下岗,家里除了正在读高中的儿子,还有两个多病的老人。失去了生活来源的张静前当过保安,卖过菜,但是每月不到500元的收入对一个五口之家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2005年7月,就在生活即将陷入困境的时候,张静前得到了一个令他欢欣鼓舞的消息,政府号召下岗职工到农村去种大棚菜,不但免费提供大棚、技术指导,而且帮助他们进行无息小额贷款,他便在市下岗职工大棚蔬菜秦都1号种植基地承包了两个棚种圣女果,没想到每年的收入都在3万元左右,几个年头下来,尝到了种大棚菜甜头的他又在2号基地承包了一个棚,准备大干一番。

近年来,秦都区积极探索和拓展下岗职工就业的新路子,在积极争取省市有关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多方努力,先在古渡街道办石斗村建起了100个棚的秦都区下岗职工再就业大棚菜种植1号基地,又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占地105亩、拥有60个棚的陈家台种植2号基地,除免费为种菜户提供草帘、无滴膜、种子等外,还为他们免费建好大棚、修通生产路,就连浇水用的管道也为他们接到了大棚里,走出了一条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新路子。

(许立柱 林震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