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心中有爱天地宽
在残奥会火炬传到西安的当天,记者来到位于临潼的陕西鼓风机集团,采访了这家企业的残疾人联合会创始人高玉章。
这天,雨很大,记者一大早来到陕鼓家属院时,见一位个头约1.5米的妇女正拄着拐杖等人,她就是高玉章。
她家在一楼,是两室一厅一卫一厨。客厅有张桌子,是她练毛笔字的地方,上面放着一些笔、墨、纸、砚。她说,这都是企业特意给我安排的。她和女儿在一起生活,女儿在西安一家旅行社工作。她已退休,上老年大学,练练毛笔字,以草、隶、楷为主,再就是忙残联的事,生活很充实。
高玉章4岁时因患骨质疏松症,导致右半身麻痹,行走靠一副拐杖。她1984年进厂当描图员,直到1997年女儿有了工作才退休。她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写得一手秀气的钢笔字,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生活的渴求和对美的向往。她送给记者一本名为《不倦集》的书,这是她平时的习作,有小说、诗歌、散文。那一行行文字,就是她生活的乐章。她说,那是董事长印建安帮我出的,我没有花一分钱。
说起陕鼓集团的残联,说起企业对残疾人的关爱,高玉章不时说到董事长印建安。2001年,当时企业有47名残疾人,大部分人生活比较困难,不少人的子女没有就业,她自己也不例外。她就想成立个组织,把残疾人组织在一起,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于是她详细调查了企业残疾人的情况,然后写成报告,直接找到董事长印建安。印建安对此事非常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并决定成立“陕鼓残疾人联合会”。2002年2月1日,企业隆重召开成立大会,高玉章担任厂残联主席。随后,企业对所有的残疾人进行了体检,并建立了个人健康和生活档案,对困难的人实行低保。第一次,企业就为15名残疾人的子女解决了就业,后来又陆续全部解决了,现在残疾人子女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每个残疾人都分到住房、享受医保,社区还专门建了一个康复活动中心,设立了“残疾人之家”。企业还为不少残疾人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说到这,高玉章的眼睛湿润了。
说话间,高玉章顺手从床头拿出一沓名为“天地宽”的杂志。她说:这是我们残联出的杂志,一年一期,不但有我们残疾人的作品,也有企业关心我们的事迹。记者问:为何起名“天地宽”?高玉章说:天,我们同在陕鼓的一片蓝天之下;地,大家共同建设这块理解与爱心的园地;宽,健全的朋友们以宽容的心态、宽广的心怀扶持残疾人事业。
高玉章说:每年的残疾人节日,企业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大家纷纷捐款捐物,头一年残联就收到2.3万元捐款,今年更是达到12万元之多。现在每个肢残的人都配有轮椅,有的还给安装了假肢。聋哑人都配了助听器。残疾人李新宏是博士,企业给他配了电动三轮车……
记者了解到,目前,陕鼓有88名残疾人,高玉章已不担任主席,而是由社区的书记兼任。
外面的雨仍在不停地下着,记者在返回的车上,翻看了高玉章送的《不倦集》,被其中一段话深深打动:只要你执着追求自己的目标,冬天过去是春天,强者的生命在承受中延伸… 文/图 本报记者 柳江河
高玉章(中)正在向记者介绍陕鼓残联开展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