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企业新闻
02

大学生“等级”住房应叫停

·雷钟哲·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高校杜绝按学生经济状况安排住房。记者调查获悉,西安各公办高校学生宿舍基本是同一标准,但一些民办高校学生宿舍存在有“档次”差异。

如今,高等院校学生住宿,存在“档次”差异,算不上什么新闻。不仅某些大学宿舍有人数之分、收费之别,而且据媒体报道,四川某高校部分女生,甚至享受到“单间待遇”。也即是说,只要交纳4800元费用,一名学生即可包住一年一间宿舍。

如果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观察,需求和产品(服务)之间相互适应相互刺激,既然学生——主要是家长——有不同层次的住宿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住房条件和服务,就在情理之中。但问题是,学校是教育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当然包括思想道德的塑造在内。我不是说,住“4人间”的人就比住“7人间”的人有什么道德缺失,只是觉得这种区分有许多不妥之处。

首先,并不利于平等思想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孔老夫子主张“有教无类”,是说无论贵族、平民,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若他老人家当年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条件,享受事实上的不平等,恐怕则难以成为“万世师表”。现代社会,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尤为鲜明,也更加成为全体公民的共享权利。如果这种“共享”权利被“异享”环境加以分裂,平等意识非但难以确立,反而在理所当然的市场交换中加以固化,这对学生来说,丝毫没有益处。

其次,“人人生而平等”是文明社会的普遍追求。尽管在现实层面上,由于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和环境,资质天赋也不尽相同,人与人事实上并不平等,但国家要做的是要竭尽所能,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的生存条件,充分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而要做到这一点,平等的教育权利就是基础。

再次,按照经济条件人为划分,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同时,学生还在消费阶段,过高的消费档次,并不利于勤俭美德的养成。尤其在世界观形成阶段,就是要让他们懂得,很多事情不是金钱玩得转的。校园本是“象牙塔”,更应保持圣洁,保持尊严,毋需对资本低三下四。

由以上看,大学生“等级”住房应该立即叫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