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16日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新闻
06

硕士行乞的启示

·薛唐奇·

近日,《扬子晚报》报道了一则题为“硕士为写论文行乞3个月”的新闻。主人公是一位25岁的安徽大学社会学硕士生——陈勇,他为写出一篇研究乞讨群体的社会学论文,竟在合肥街头行乞3个月。期间,只要走出校门,他就换上地地道道的“乞丐行头”,和乞丐们深入接触,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写下了四万字的《乞丐日记》。

作为一名通讯员,最得意莫过于写出有高度、有深度的“重彩”之作,而新闻的价值本身就要求其“新”和“实”。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大多能够做到其“新”,这是通讯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新闻敏感性,新闻事件本身的“新颖”加之题目的“创新”,只能为新闻作品提升高度,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要想使新闻报道有深度,“重头戏”在于采访,通过采访收集的实际素材直接影响到报道的深度。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实际,做到“入乡随俗”,用心感受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环境,与采访对象深入交流,采集实情实景,为新闻作品注入灵魂,使其有思想,有内容。只有这样,新闻作品才会更加鲜活,给读者阅读以“立体”感。

“硕士为写论文行乞3个月”这则报道中,主人公陈勇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和勇于“实践”的作风,值得每一位通讯员学习和效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