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命运
□文/赵君东
假设存在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决定着宇宙万物的生死兴衰,决定着古往今来一切事件的进程、走向和结果,也决定着每一个人的人生际遇,寿夭穷通。这种东西,我愿将之称为——命运。
这个定义是如此玄虚,不由人对它的存在与否产生怀疑:真有“命运”这个东西吗?
可以设定另一个较为直观和易于理解的表述:命运便是那业已发生了的和注定将要发生的总称。
换句话说,命运就是过去和未来。所谓现在,不过是夹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个小小瞬间。
已经发生了的是过去,也称为历史。历史是不可改变的,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虽然历史可以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人记录或诠释成大相径庭的东西,但真实的历史却只能是唯一。
注定将要发生的是未来。不管拿现在眼光看未来有多少种可能性,但只有发生了的那种可能性才是真实的未来。
所以未来也是唯一的,因为每一个确定发生的未来都必将变为不可更改的历史。
所谓可能性,只是人的认识局限性附丽给事物的灰尘。
人不可能改变历史,同样的,人也不可能改变未来。
那些殚精竭虑的谋划,孜孜不倦的努力,艰苦卓绝的奋斗,八面玲珑的经营,孤注一掷的决心,蝇营狗苟的昏庸,连同自以为扭转了的乾坤,改变了的历史,达到了的目的,实现了的愿望,以及无可奈何的失意,痛悔莫及的溃败,其实都是命运的必然,历史的必然。
命运的全部奥秘和精髓便在于它的确定性:不可改变的才是命运,可能性不是命运。
说到底,你的命运便是你自己。接受自己的命运其实是一种更深刻的自爱。
一个人的“有”或“无”,或日存在与否,岂非是这个人最大、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命运?可是,每个人从无到有的过程对他自己而言,居然是一个完全被动的、概率极小的、未经本人申请和选择的过程。如此看来,还有谁自诩牢牢把握着自己的命运?难道“有”的尽头不又是一个完全无从把握、不可选择的“无”吗?
命运是有基因的,正如生命的基因一样。
命运以时间做坐标,所以它的演进是单向的:永无重复、拒绝假设、不可比照。正如先哲所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悔不当初的假设和与人攀比的念头,不仅低级庸俗,而且愚不可及。因为设想这样的事等于在挑战不可能:回到过去和做别人。
大多数的时候,命运没有好坏之分,不会有一致的评价。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盖棺方可论定。经常的情况是,盖棺也难以论定。
因为命运会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命运来说,不管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它总是存在着的;无论赞美也罢,诅咒也罢,它依然我行我素;算得出也罢,算不出也罢,它无法预防和更改。
这是一出玩偶剧:时间和空间是剧院,生死兴衰是剧情,宇宙万物是傀儡,而命运便是总导演。
没有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