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职业病患者维权难工会应当主动作为
近日,北京市首个职业病调研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职业病患者出现病症的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最大的群体为尘肺病患者。调查显示,患者需经过平均34天的时间等待职业病诊断结论,57.8%需要等待30天以上才能拿到工伤认定书,其中一名受访者甚至过了1461天才领到工伤认定书。最后,51.8%的患者又要等待30天以上,才能获得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于耗时长,很多职业病工人因缺钱等原因而放弃维权。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奔小康要健康,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特别是企业职工的健康,不仅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包括工会、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去年4月,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
近年来群发性职业病时有发生,但相关维权却存在重重困难。按照现行规定,职业病证据搜集通常需要用人单位协助,而一些企业往往不主动与农民工订立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就成了职业病鉴定诊断的难点。与此同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往往属于相同的管理系统,这样的制度设计,很难保证农民工获得公平的鉴定结果。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改稿第四条拟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款明确赋予了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和职责。去年,媒体报道一尘肺病患者因业主在赔偿上讨价还价,为了救命,不得不接受大打折扣的赔偿金,民众看到的是法律过大的弹性以及相关工会组织监督的缺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应站在促和谐的高度,利用自身的政治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努力替职业病患者维权,让他们病有所医、病有所偿。
(钱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