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4月19日
社会
04

重庆学校建起“女儿屋”

教留守女孩防性侵犯

据了解,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长期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重庆共有230余万,父母均在外务工的占130余万,留守儿童家庭人口数占重庆市总人口的12%以上。

2010年6月,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照顾好全市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

作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向留守儿童伸出关爱之手。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373所,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60%。除了硬件上的保障,该市还探索出了亲情聊天室、流动少年宫、代理家长、教育4+1等关爱模式,以弥补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

安装“亲情电话”5000部

綦江县三会小学有327名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的3/4,去年9月份,建起了亲情连线室,起初只有2部电话机,后来,永新电信局又为其免费提供了8部。

从那时起,学校派专职人员管理亲情连线室,并安排孩子轮流给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打电话。

留守儿童小江浪第一次给父亲打电话时,接通了电话后,却不知和爸爸说些什么,江浪的爸爸也是不善言谈的人,父子俩拿着电话沉默了半天。老师见状接过电话,告诉其学校的电话号码,让父亲与小江浪经常联系。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000个“亲情视频聊天室”,安装“亲情电话”5000部。南川区等地还通过引导公务员、教师等担任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途径,温暖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女儿屋”里学穿衣打扮

草绿色的布艺沙发、漂亮的梳妆台、满是“美羊羊”笑脸的衣帽间,这是江北区川江实验学校为留守女童们布置的“女儿屋”。

留守儿童普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留守女童,更容易受到性侵害。“女儿屋里,每周有两名老师定期和女生说悄悄话。在这里,她们能学习到穿衣打扮、生理卫生等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她们如何保护自己。”市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唐晴称,前期试点良好,今年我市妇联将把“女儿屋”这一模式在全市拥有留守儿童的学校中全面推广。 (刘海燕 叶煜)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