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4日
煤业化工专刊-综合
06

文化落地管理升级

——黄陵矿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诗人欲唱桃源赋,却道此处是煤城。”这是5月初陕西作协著名诗人采风团感受了黄陵矿业公司精美环境、精益管理和员工蓬勃朝气之后的即兴之作。著名文化学者、评论家肖云儒说:黄陵矿业公司是文化储量最大的煤炭企业。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结晶,其精髓就是和谐、融合、统一;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就是要实现文化与管理、员工、自然环境和地方政府及民众的和合。”黄陵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老虎如是说。

作为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和五精管理示范基地,该公司始终把文化强企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以和合文化为引领,在管理上引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和精美”概念,不断推动管理升级,实现了企业文化落地生根,保证了企业和谐持续发展。

夯实基础 文化与管理和合

黄陵矿业公司企业管理文化包含了四项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精细管理、岗位作业管理、干部走动式管理、岗位激励系统等十一要素。

定置、编码、标识、看板“四项”技术是他们管理文化的技术支撑,与准军事化管理结合,全面固化了职工的作业环境、作业习惯和行为习惯。受“四项”技术启发,该公司又把定置、编码技术全面引入干部走动管理,对各级管理人员下基层检查的时间、线路、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进行定置、编码和制图管理,利用信息技术跟踪考核,实现了管理干部对作业现场的无漏洞、无缝隙、无盲点管控,保证了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完成了管理文化中职工行为的塑造。

为了持续稳定职工良好的行为习惯,2008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投入10多亿元着手以岗位为重点、以“双述”为载体的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和“三基九力”团队建设,全面完善了基层安全生产技术设施设备,建成了井下和地面实训基地等职工学习培训平台。三年来,职工有的自觉提高标准要求,推出了诸如“毫米.秒.克.厘”等作业标准,有的不断在作业功夫和专业功力上下功夫,推出了精优作业法和创新项目,职工对岗位工作的描述从十几分钟,延长到一、两个小时,描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一大批既能干又能讲的岗位专家能手脱颖而出,黄陵矿业公司职工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文化引领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

5月17日,省地税系统的领导在黄陵矿区参观时说,你们的“自主经营、经营自我”理念相当先进,每个岗位与岗位之间通过订单进行核算,矿工当天就能够算出自己的收入,令人震惊。这是该公司以岗位价值再造为核心的“四大”管理工程的真实反映。

他们的“四大”工程就是现金流为核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以5E为重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职工岗位持续改进为方向的岗位价值精细管理和“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建设。全面预算管理是基础,解决各经营主体的经营目标方向问题;5E是手段,解决岗位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岗位价值精细管理是核心,解决岗位角色转换和职工持续改进问题;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管理品牌是目标,解决岗位职工的发展问题。

这个管理体系实施以来,黄陵矿业公司员工创业、创新、创效激情空前高涨,来自该公司一线职工的精优作业法超过300个,自主创新项目200多项,其中5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亿元。去年,整个黄陵矿区吨煤完全成本下降了11元,职工收入比2009年增长了1.5万元,实现了员工增收、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和保证安全的目标。加上近两年,矿区超过城市标准的家属楼、公寓楼、职工餐厅、浴场等民生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住有房、行有车由梦想变成了现实,职工幸福生活、快乐工作得到了体现,职工切实享受到了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和合。

循环发展 促进企业与环境和合

2008年以来,黄陵矿业公司致力于企业与环境的和合,投资100亿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产能1600万吨的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板块,形成以洗精煤为原料、焦炭产能520万吨煤的焦化板块;形成以焦炉煤气和煤焦油为原料、100万吨甲醇和精细化工产能的化工板块;形成以洗中煤、煤泥、矸石为燃料、装机容量730MW、发电能力40亿度的电力板块;形成以发电废弃物粉煤灰、灰渣为原料、制砖1亿块、水泥产能100万吨的建材板块;形成2000万吨煤炭、果蔬储运为主体的物流板块。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09年该公司被授予“联合国清洁煤技术应用和推广示范企业”,去年又被授予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到2012年,整个项目投产后,将全面实现煤炭资源有效价值的“吃干榨净。”煤炭价值将由现在的每吨400多元提升到1500—2000元,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以上,利润将达到30亿元以上。

和合一统 企地统筹发展

作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在延安革命老区最大的企业,这些年,黄陵矿业公司在和合文化地引领下,与地方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构建起了新的企地关系模式与产业发展模式,推动了企地共赢与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近年来,他们投资2亿多元,与黄陵县政府合作,建设新农村,改善地方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今年又与黄陵县达成共识,十二五期间,共同投资20多亿元实施“一河两岸”环境改造工程,帮助地方政府完善城镇生活配套设施,提升店头镇的城市品位;依托黄帝陵景区,结合矿区产业特点,开发工业旅游,延伸黄陵旅游产业链;以果蔬中心为纽带,大力实施订单农业,发展高端农副产品,增加农民收入。把店头镇建设成为全国明星镇,把黄陵县建设成为全国百强县,实现企业、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侯庆斌 杨建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