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浅谈党风廉政制度建设与廉洁自律
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是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强化责任落实的根本保证,是提高企业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惩治和预防腐败,实现反腐倡廉源头治理的关键,加强党风廉政制度有效落实,确保党员干部廉洁从业,是企业实现安全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注重责任落实
党风廉政制度落实的怎样,关键在领导的带头,如何有效地分解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首先是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具体化,完善责任目标体系,重点是量化责任目标:一是从责任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增强动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目标的针对性,着重把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焦点、难点问题纳入责任制的目标体系,使责任目标具体化和量化,为责任目标考核提供依据;二是从责任分工上,要讲求权力和责任的对等,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结合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和职能部门的业务范围,来制定条块分明、衔接紧密、层级清楚的责任制目标,尤其党政一把手要明确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负总责,对其他班子成员也要以责任为基础,来规定其权力和利益,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树立“一岗两责”意识,明其责,谋其事,尽其职;三是从责任形式上,积极进行创新,探索新思路,突出多样性、系统性和阶段性,在制定年度目标的基础上,制订出更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建立规范的责任平台;四是从责任分解上,要突出抓好动态任务分解,把每年、每季、每月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按业务逐项分解到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并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限。确保廉政责任落实,政令畅通。
二、完善措施,严格考核
严格的责任制考核着力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责任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责任制的具体情况、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分管部门和分管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状况、责任追究情况等。评价标准体系应包括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长期标准和短期标准等。二是在实施考核过程中,要高标准、严操作,坚持客观、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广泛征求和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并注意进行考核结果和职工群众意见的对比,以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
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三是将考核结果在厂务公开栏上公布,记入干部廉政档案,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奖惩、升迁、去留挂起钩来,按照责任制考核规定严格执行。四是明确考核程序,建立一级考核一级,一级监督检查一级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考评内容系统化,考评原则刚性化,考评标准科学化,考评作用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领导干部增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意识
三、规范工作程序,严格责任追究
严格责任追究,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正确理解责任追究的内涵。责任追究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党风廉政建设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虽然不是当事人,没有直接参与但负有领导责任,就应受到追究。二是要明确政策界限,一个单位或部门发生了重大问题,纪检监察机关首先要查清有关领导是否负有领导责任,分清是负直接领导责任还是负主要领导责任或重要领导责任。然后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进行追究。三是突出重点,要把党政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中的失职渎职和不作为行为作为责任追究的重点。属于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做出错误决定的,要追究领导班子的责任;属于领导班子主要领导人的责任的,则要追究主要领导人的责任。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在其职责和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要追究其责任,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四是实行终生责任追究,特别是一些重大决策,更要实行终生追究。对于领导干部任期内发生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问题,不论什么时候暴露出来,也不论其职务发生了什么变化,都应追究其领导责任。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为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罗东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