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01日
头版
01

“四班两运转”避免超时工作

7月25日,西安的气温38℃,也是今年入伏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天。中午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热浪滚滚,机场的地面温度接近50℃。人就像在烤箱中,身体在滴水,使人窒息,不一会我就汗流浃背,连双脚也感到灼热。深感古人“大热煊赫,燋金烁石”的含义。

中午13:55分,由广州经停西安飞往成都的B—6372飞机(过站)停靠在了12号停机坪,东航西北分公司西安基地维修车间的职工,吴杰、高恒等三人立即来到飞机机身下,按各自分工开始例行维护。在机身下,飞机的空调仍然在启动,噪声十分大,向外散发着热气,温度少说有50℃,尤其是两个刚停转的发动机,温度更高。记者用手触摸了一下,烫手!只见孙永峰三人的衣服不一会都湿透了,头上的汗水不停地流着,记者也不例外。孙永峰身体靠近发动机,用手电筒照发动机里面,查看发动机的叶片是否完好。除了检查发动机之外,一架飞机全部的短停维护工作大约需要50分钟左右。

回到待命室,顿感凉爽无比,两台新换的柜式空调机使劲地吹着冷气。这里已有十几名休息的职工。记者打开两台冰柜,里面有矿泉水和冰激凌。中午13:45分时,维修基地的党政领导给大家送冰激凌,这也是入伏以来的第五次,而矿泉水则是每天都送。当时我也在场,与职工一起分享冰激凌。吃后凉凉爽爽,那才叫痛快哟!记者见这里不但有矿泉水饮水机,还有烧开水的设施。

当班的航线部高级副经理李卫东说:“这几天,华北地区的天气不好,许多飞机不能按时起飞,机场‘流量控制’(在机坪上等待起飞)的飞机比往日要多。飞机不起飞,他们的人不能走。一架飞机三个人,现在他们就有二十几人在这里。每天他们要接100多架次飞机,白天是例行的维护,晚上飞机进港后,还要及时抢修出现故障的飞机,确保第二天的正常起飞,经常干到黎明。”

记者问:高温天,你们如何保证职工休息?他回答:以前是三班两运转,现在是四班两运转,避免了职工超时工作,就是为了确保职工们能好好休息。

记者又问:你们今天的午餐是什么时,李卫东说:11:30分,食堂送饭到机坪。有米饭、卤面、馍,还有麻婆豆腐、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烧排骨、青椒肉丝等,每天还往机坪上送绿豆汤。

说话间,又进来几名刚接机回来的职工,个个汗流浃背,衣服都湿透了。他们几个打开冰柜,有吃冰激淋的,也有喝冰镇矿泉水的。记者了解到,维修基地还给每名职工配有一个防暑降温包,里面配有各种口服和外敷的暑期常用药,还有降暑凉茶等。一线职工每月还可以按照公司规定拿到高温补助费。

记者来到在控制室,看到墙上的一个调度板上标识着当天来往的航班。李卫东经理说:“截至14:20分,我们已接送34架次飞机。晚上才是飞机进港的高峰。”

14:40分,记者又来到飞机大修车间。高大宽敞的厂房里有架正在进行定期检修的空中客车A—320飞机。虽说这里仍能感受到闷热,但没有太阳的暴晒。只见一台流动空调车加足马力通过几个直径有二十公分的塑料管道,不停地向这架飞机输送冷气。我进入里面,感受到了凉气,十几名工人正在对机舱进行整修,比之场外工作要好多了。

文/图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汗水湿透衣背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