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洗煤六百万吨是怎样“炼”成的
——黄陵一号煤矿选煤厂技改工程建设侧记
近日,投资3.8亿元的黄陵一号煤矿选煤厂技改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过矿业公司质量认证和工程竣工验收,标志着一号煤矿选煤厂已形成每年入洗原煤600万吨以上的能力。
一号煤矿原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年,是生产0-50mm级原煤混合入洗的动力煤选煤厂。建成后,虽进行了几次技术工艺改造,原煤加工处理能力逐年上升,但随着矿井开采的不断延伸和回收率的提高,原煤矸石含量不断增加,可选性逐渐变差,细粒含量也大幅度增加,跳汰机分选效果差,尤其是生产低灰分精煤时数量及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矿井和市场发展需求。为加快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确保焦化园区原料煤供应,同时提高选煤厂洗选加工处理能力,增加煤炭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井经济效益最大化,增大环境保护力度,黄陵矿业公司决定对黄陵一号煤矿原选煤厂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2009年6月,黄陵一号煤矿选煤厂技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8亿元,属于矿业公司重点建设工程。此次选煤厂技改项目包括原煤、水洗、快速装运三大系统。原煤系统由3个1万吨的地销仓和3个3.5万吨的原煤仓构成,原煤仓由南、中、北三个圆筒仓组成,单仓直径30米,仓高60米,每个圆筒仓的仓容量为3.5万吨,是目前陕西省煤炭行业中储量最大的煤仓。
自该矿选煤厂技改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黄陵矿业公司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了解选煤厂技改工程进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并指出选煤厂技改辅助工程、职工技能培训及设备安全管理等相关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
一号煤矿领导更是高度重视,成立了技改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在技改工程现场设立办公室,指派专职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工程进展日常工作。施工单位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强化质量意识,精心组织施工。负责技改工程的矿领导和技术人员尽职尽责,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白天现场认真细致监督施工,随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快速、安全施工。其次严把质量监督关,保证工程质量。晚上汇总问题,上报矿领导,连夜研究对策,超前计划,未雨绸缪。
设备调试是带料试生产一次成功的关键。选煤厂技术人员为尽快完成新老厂房设备的对接任务,他们白、夜两班轮番作战。对新设备安装遗留问题全面整改,所有设备螺丝和螺栓进行紧固,对减速机、刮板机、滚筒轴承进行拆、检、加油,将不匹配的减速机逐一更换。特别是在对接201原煤入厂皮带和502、230精煤、中煤皮带的过程中,还要撤除旧的皮带及皮带架,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不耽误时间,他们吃住在现场,饿了就吃个馒头,困了就随地打个盹,用凉水冲把脸,随后就又走进调试现场。有的职工感冒了,吃点药片继续坚持,严重的直接去医院打点滴,打完点滴又立刻出现在调试现场。短短五天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了新老厂房对接任务,为选煤厂顺利竣工赢得了时间。
黄陵一号煤矿选煤厂技改工程的顺利投运,彻底改变了原煤储运方式,不但生产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丰富了产品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矿区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霞 柴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