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年终,那些纠结的事·年终总结
年终总结,创新形式让一年完美收官
临近岁末,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几乎是所有单位要求员工完成的任务之一,也是让上班族们每年“郁闷”的工作之一。年终总结究竟是“意义重大”还是“走过场”,上班族和网友们自有他们的看法。
“总结就是走走形式,写了也没人看”
这几天,西安高新区某广告公司做会计的刘琅正为各式各样的年终总结纠结着。为了能按时完成领导下达的年终总结的任务,刘琅只好硬着头皮拿出以前的年终总结,稍加改动再去网上东拼西凑一些套话,于是一篇新的总结就被炮制出来了。
在西安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刘明已经工作4年,他所在的单位每年都要进行年终总结。“本来到了年底事情就特别多,年终总结还要来凑热闹,那么多篇文章,领导也不可能一篇篇仔细看,何必浪费这个时间呢?其实就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去网络上找模板写总结其实还不算离谱,记者发现,有些人为了“省事”,竟然直接聘人代写年终总结。搜索网上的一些网站,可以看到各类年终总结的代写服务,一般千字收费都在三四百元左右。
在西安一家设计公司做管理的姚健说:“我个人认为,年终总结已经失去本来的意义,因为大多数人写总结都是‘有口无心’。”姚健认为,平时的工作都有客观量化的标准,与考核或奖惩脱钩的年终总结,越来越形式化了。
“与其抱怨,不如晒晒自己一年的酸甜苦辣”
有人认为年终总结是形式主义,而也有人认为如何总结全在自己的态度。与其抱怨、应付倒不如在总结中把一年的酸甜苦辣晒一晒。
在西安龙首村某银行工作四年的梁文慧就认为,写总结很有必要而且大有意义,是一件值得花时间静下心好好写的事情。她说,年终总结虽然每年都写,但其实是为自己回顾一年提供了一种方式。“虽然忙忙碌碌一年,总觉得自己没闲过,但真要细数一年里究竟做了些什么,一时半会还不一定想得起来,年终总结正好是个机会。”
“把年终总结当作总结经验、剖析教训的机会,每个字每句话都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高新区上班的吴青也认同梁文慧的观点:“我可以趁此机会回顾一下过去一年,查漏补缺,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我的发展。”
年终总结表现形式日渐多样化
随着80后、90后参加工作人数的增多,近年来年终总结的表现形式也有了创新。
“秋风渐凉,万物开始沉睡,动物们陆续步入冬眠状态,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街上一派繁忙的景象,人们忙着累着,却喜悦着。我不知道2012年会是什么样,但我只想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做好工作,做真实的自己。当我老了,站在时光的长河里才能拈花微笑。”上述文字是省内某新闻网站的一位编辑在网上上传的他的年终工作总结。文风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总结形式,读起来更像散文。和这位网编一样,不少上班族在书写总结时都纷纷选择另类的表现手法。
在一家证券公司从事经济分析工作的金阳,在写年终总结时绘制了一张图表,把自己工作的成绩全部以数据的形式填写在表格内,业绩增长还用K线图来表示。金阳解释说:“我不擅长文字,何况我的工作用文字表述不如用数字更有说服力,领导看得轻松,我也写得轻松。”
支招:只要用心写就是好总结
为什么要写年终总结?究竟该怎么写,该写成什么样呢?
多年来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著名教授王大江认为,通过写年终总结,有利于员工回顾自我、发现不足。只要把总结落实到每月、每季度都做了什么,经过12个月的积累,认真写写问题、难点以及成绩,不去泛泛而谈,总结一定会很出彩。
至于年终总结的形式,王教授表示,现在很多员工写总结时都沿用着思想政治+工作概述+成绩和不足的“老三套”模式,不能真实反映职工的实际情况,可以学习外企,把平日的量化指标更多地纳入到年终总结中来,以数据说话,不再像从前那样“空对空”。其次,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要求,让年终总结更贴近自己的岗位要求,不再出现行政和销售写出雷同总结的情况。企业领导也应对员工的年终总结给予反馈,并提出指导意见,这样才能让员工感受到有被重视,总结写了是有人看的。
“其实说到底,一份优秀的年终总结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用了心,尽了力,对来年的工作都会有推动。”王教授说。
本报记者 鄢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