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民工出国务工选择多元化
专家建议选择规范途径防受骗
等活、千活、拿钱……每天重复着的打工生活让42岁的商洛人张顺利觉得生活越来越枯燥:“做梦都想出国打工呀!”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务工。高出国内薪水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工资,以及“有面子”的骄傲感,都诱惑着很多的年轻人,出国务工已成为他们眼中最能发光的“黄金梦”。与张顺利的唉声叹气不同,27岁的刘小军出国务工的信念十分坚定:“我还年轻,学个好技术,就能出国挣大钱。”刘小军找工作更看重前景,电焊工、建筑工等技术活是他眼中的好工种。刘小军说:“跟个老师傅,好好学技术,现在钱少点也没事儿。”在他的职业计划中,只要有了技术和经验,出国务工就是“康庄大道”。
据在西安李家村万达广场一境外就业服务公司的庞小姐介绍,以往他们每年派出30多人很常见,大多去往非洲,从事木工、瓦工等行业,可近几年非洲局势动荡,很少有工人愿意前往。不但如此,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开始进行择优录取。虽然想出国务工的农民工日趋增多,作为境外企业他们的选择范围正在扩大,选取最优秀的人才是他们招聘的目的,因此,技能考试是他们最常采用的方法。庞小姐说:“现在与境外企业交涉时,30个受训农民工可能只有1、2个人被选中。”
月薪至少8000元,在大多白领看来诱惑很大,但在出国务工的农民工眼中,月薪至少一万才是王道。记者从西安西大街一境外就业服务公司的张姓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农民工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他们不单单为吃饱穿暖而打工了。”张先生还告诉记者,出国务工的农民工年龄大多在18—4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工人接受新鲜事物强,这也意味着他们想法多、要求多。在出国前,他们会关注境外国家的局势,目前选择日本、新加坡的农民工较多。
不少农民工都能讲述一两个“月薪过万、生活优质、扬眉吐气”这样近乎传奇的故事,可一说起出国劳务公司,他们却感叹:“光中介费就交不起,听说一次就要交2万多呢。还没等找到工作,就先堵在了致富的路上了。”
可是,真的如他们说的那样中介费高、出国务工难吗?
“出国务工中介费?”当被问及这项内容,李家村万达的庞小姐和西大街的张先生都表示“不收”。据庞小姐介绍,他们公司成立6年,从未收取过任何中介费用。那这项内容究竟从何而来呢?记者在一些劳务公司的招聘网站上看到,不少境外服务公司都明确写着“21000元—36000元左右”的中介费标准。为了清楚地了解情况,记者咨询了陕西省劳动监察局。一位姓刘的工作人员说,按《劳动合同法》第60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因此,劳务派遣公司收取中介费和管理费是违法的。
律师文萍表示,目前《劳动监察条例》对境外务工的规定有空白,主要是因为涉及境外的法律。她提醒广大想出国务工的农民工,参加劳务输出应到各级人社部门下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或具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取得合法证件的社会团体或民间职业介绍机构报名,千万不要去无合法证件的私人职业介绍场所报名;在求职时应在各职业介绍机构仔细看好自己所需的工种,向佩戴工作证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谨防上当;了解用人单位的条件,如工作内容、时间、地点、待遇、住宿及收费,如有收费,应索取收费凭证;如果在外出务工时遇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本报记者 王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