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高调扩建基层社保机构
本报讯 去年以来,铜川市在全省、全国率先将全市已经建成的41个基层社会保障工作机构进行“高调”规范和标准化“扩建”。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称谓为“社会保障事务所”;统一为“事业单位性质”;统一为“科级建制”;根据辖区服务人数的多少,按照一类、二类、三类的编制原则,统一配备5名、4名、3名人员编制;社区社会保障工作机构统一称谓为“社会保障工作站”,统一属于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保障事务所派出机构,统一配备2到3名正式编制人员。同时,在原来统一办公场地、设备的基础上,统一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标准。其所需建设资金由市县区财政共同出资承担。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目标任务的60%。
据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项举措是为了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快速步伐,搞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日益繁重的任务,把工作下沉前移到基层一线,把人力、精力、物力都充实到基层一线,切实做到就地就近满足和方便群众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各项服务需要。高规格、标准化扩建后的每个基层社会保障机构,不仅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荣誉感和归宿感,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劳动保障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
(杨志勇)